image
20210718彭禎伶、呂清郎/台北報導

投資獲利 成金融股績效關鍵

股息發放旺季即將來臨,市場專家表示,近年來第三季都是金融機構、尤其壽險公司獲利高峰,2021年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金融業在業務基本面成長不多、亦或呈現衰退,但投資獲利格外突出,投資績效佳的金融機構,與其他競爭同業獲利差距拉開,可望吸引更多資金投資,拉開股價差距。

金融業者分析,會投資金融股的投資人多半對金融市場長期關注,且偏向中長期投資,許多投資人領了股息,還會再加碼投資,所以才會預期第三季現金股利發放後,仍有一波投資動能出現。

上半年15家上市櫃金控獲利飆速,累計稅後獲利近3,416億元,比2020年同期大幅成長97.8%,華南金控、國泰金控及開發金控上半年獲利已超越2020年全年,富邦金控只差32億元就超越2020年全年獲利,多家金控亦有機會在7月獲利超前去年全年。

主要都是因為股債多頭,史上前所未見的大好行情,讓金融機構投資獲利大爆發,尤其是大型壽險公司實現逾3千億元的資本利得,如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台灣人壽、中國人壽、新光人壽等上半年稅後獲利都已超越2020全年,且多創下全年歷史新高,成為金控獲利的重要支柱。

反觀2021年業務面,銀行國內放款雖大量成長,但由於不少是紓困等政策性放款,淨利息收入只能算穩定增加,但海外放款則是衰退,財富管理因疫情衝擊,5~7月手續費將受影響;信用卡部分,6月刷卡金額估計2,150億元上下,成為近七年最差6月,且首次出現6月刷輸5月的情況,主要就是疫情造成實體刷卡減少。

另外如壽險新契約保費6月僅596億元,亦是十多年來最差6月,同樣是受到疫情影響,業務員無法拜訪客戶,銀行銷售保單亦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