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與市場分析:
回顧近期歐美經濟數據, 美國截至7月3日當周初領失業救濟人數為37.3萬人,高於市場預期的35.0萬人;截至6月26日當週續領失業救濟人數為333.9萬人,低於市場預期的335.0萬人。截至7月3日當周初次申請疫情大流行失業補助計畫(PUA)為9.9萬人,則是低於前一周的11.4萬人;截至6月19日當周續領各項失業救濟金計畫(包含各州一般失業救濟、PUA、PEUC等)為1,420.9萬人,低於前一周的1,465.9萬人。
整體來看,就業市場的趨勢持續好轉,美國疫情緩和、各州進一步放寬防疫管制後,服務業景氣回溫可望帶動就業數據出現更明顯的改善。另一方面,市場較為關注的通膨部分,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5.4%、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4.5%,皆高於市場預期,主要還是來自於房屋價格及租金與二手車市場價格高漲導致,屬於較為暫時性的因素。
根據聯準會向國會提交半年度的《貨幣政策報告》及6月FOMC會議記錄部分,針對市場擔憂的通膨部分則是維持認為供應鏈瓶頸帶來的物價上漲可能持續更久,短時間內通膨雖然上行風險增加但僅是暫時性的現象,就業市場的復甦還是最主要目標,因此將確保貨幣政策為經濟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持,直到經濟完全復甦。
投資方向:
近期聯準會的鴿派言論再度贏回市場信心,美股四大指數反彈回升,那斯達克及S&P標普500指數領先創高表現最強;回到台股來看,台積電重上600元大關,不過航運三雄短線修正抵銷,加權指數在18,000點附近高檔震盪。操作部分,指數面臨萬八關卡,加上部分資金似有流向電子股跡象,短線趨於震盪,惟各均線仍利多方,有利個股表現。
先前強勢的傳產類股出現修正,電子股成交比重回到五成,而在下半年車用晶片供給緊俏程度可望舒緩,有利於零組件訂單轉強,短線以車用零組件相關最為強勢,包括二極體、MCU、導線架、矽晶圓、車用鏡頭等,成為資金重回電子類股的首選。短線重題材面,中線則是要看趨勢,特別是電動車現已是各國際車廠顯學,拜登先前更試乘福特新發表的電動皮卡車,凸顯大國將電動車視為國家科技發展重心。
除電池、馬達外,由於高壓的特性未來第三代半導體的地位更為吃重,但投入碳化矽、氮化鎵資本支出所費不貲,可關注擁有集團資源的中美晶集團,尤其是集團上中下游從環球晶、茂矽、宏捷科、朋程等具備一條龍優勢,環球晶目前市值約4,079億元,而持有其50.94%股權的中美晶市值僅1,263億元,若再考慮其所持有的朋程、宏捷科的股權價值,評價面著實低估,隨未來集團在第三代半導體陸續有所進展,股價有望反映其價值,值得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