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715李龍檳■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生、品牌策略行銷顧問

小型企業在疫情中的營運轉型之路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2021年隨著疫苗問世各國疫情逐漸獲得控制,5月國內卻接連爆發境外移入與社區群聚感染,政府為了控制疫情宣布三級防疫警戒措施,卻也再次重創內需型產業。尤其,許多傳統微型商家與小型企業,面臨商業困境的生存之戰,只能緊急調整營運模式以因應市場的景氣變化。

 小型企業在預算緊縮的情況下,產品行銷或是促銷活動的執行絕對不能亂槍打鳥,一定要善用每一分有限的行銷預算,筆者建議微型商家與小型企業從傳統營運模式轉型時,可以依據產品特性與預算採取下列六項行銷模式:1:精準行銷(Precision Marketing),運用市場調查或是Google Trends、Google Analytics數據了解產業趨勢、分析消費者需求、消費者行為模式、定義目標消費族群後再做促銷,例如運用Google 關鍵字行銷、FB社群行銷、會員行銷…等開發潛力消費族群也吸引原有的消費族群再次回購。

 2:群眾募資(Crowdfunding),小型企業開發團隊盡情發揮創意,建議可以寫一份詳細的計畫書,新產品在上市前透過眾籌平台進行群眾募資,先有訂單再做生產,降低產品開發的風險與成本,運用群眾的力量實現夢想,避免新產品開發出來後大量庫存滯銷的窘境。

 3:商子商務(E-Commerce),開啟電商合作模式,導入O2O虛實整合(Online To Offline),例如MOMO、PChome、Yahoo等電商平台,許多消費者因疫情改變消費習慣,電商營運反而逆勢大幅成長,企業藉由整合電子商務與實體通路,待疫情解封後也可以藉由行銷促銷活動導引線上客戶至實體通路。

 4:內容行銷(Content Marketing),市場資訊氾濫,如果不是獨特的產品不容易引發消費者的關注與討論,運用文字、影像為產品說一篇動人的故事,透過品牌故事、文章、影音在FB、Instagram或YouTube等平台上分享,引起共鳴達到宣傳效果。

 5:網路直播(Live Stream),運用時下熱門的網路直播快速宣傳,可以發揮低行銷預算與高銷售率的行銷優勢,例如FB直播,可以即時展示、銷售,線上直播的行銷活動沒有空間、距離的國界限制,零接觸也不會受到疫情影響。

 6:KOL(Key Opinion Leader)與KOC(Key Opinion Consumer),透過有影響力的關鍵意見領袖KOL合作,例如特定的知名網紅Youtuber吸引更多潛力消費族群的關注,經由關鍵意見消費者KOC,例如友善的粉絲分享使用經驗以吸引其他消費者,同時加強顧客黏著度與忠誠度。

 政府防疫經濟補助,對於受疫情影響營運的微型商家與小型企業雖然是及時雨,但受創的企業在營運大幅衰退的情況下,仍然有銀行貸款、房租、設備、薪資等費用開銷之固定成本,如此龐大的資金壓力,政府防疫紓困補助只能說是杯水車薪。當內需環境景氣不佳企業遇到市場消費力急遽萎縮時,營運轉型是一條艱辛的路,也是對經營能力的考驗,受創店家面臨退無可退生存危機時,不轉型就可能等著餓死,只有選擇面對壓力、自力救濟,突破困境改變商業營運模式,加速轉型是無可避免的生存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