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715柯宗沅/台北報導

成交連日占逾四成 電子重奪台股大當家

 航運股的連日跌勢導致「護國神艦」偏離多頭航道,反觀電子股在外資連三日買超逾百億元的力拱下,成交比重也連三日站回四成以上水準,成功重返主流地位;台股14日終場小跌1點,收在17,845點。

 加權指數14日最高來到17,940點,最低則到17,716點,高低點相差224點,顯見在萬八關前多空激戰愈加白熱化,所幸外資續買153億元,成為電子股多頭總司令,其中更買超權王台積電74.47億元,助攻股價尾盤上甩至613元,創下近三個月新高,率領大盤成功守穩5日與10日均線。

 台積電6月營收繳出1,484億元歷史新高成績後,15日也將公布第二季財報與下半年展望,作為產業景氣風向球,法人指出,先進製程、海外投資、疫苗採購、毛利變化等話題均是本次法說焦點,同時台積電去年第四季的648.26億元的現金股利也將在15日發放,資金活水回流配合買盤偏多操作,法說行情持續增溫。

 至於先前強勢的貨櫃雙雄長榮持續受制分盤交易,股價連二日跌停,短短六個交易日跌幅高達33.71%,陽明13日股價跌破182元現增價格後,價差持續拉大恐將衝擊圈購人繳款意願。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認為,美股科技股持續創高,台股科技股卻整理近兩個月時間,相對來講大部分電子股基期偏低,加上航運股短線回檔整理,高度集中的資金獲得釋放,以及下半年業績逐漸明朗後,預料電子行情將逐步增溫。

 元富投顧總經理鄭文賢表示,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因原物料飆漲及勞動短缺,年增率上衝至5.4%,引發投資人擔心各國政府開始干預原物料價格的聯想,促使航運及鋼鐵族群出現獲利了結賣壓。但同時美國高檔盤整緩步創高,台股亦步亦趨跟進,維持高檔震盪格局,成交值平均達到6千億元以上,顯示資金動能依舊強勁,操作個股由股價高基期轉向股價低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