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711謝振寶

李律民用同理心 善盡律師職責

image
 ●燦鎮澤謹法律事務所李律民律師。 圖╱本人提供
李律民律師小檔案

 「當全世界都認為你犯罪,只有律師,是在那時可以聽對方說話、讓他辯白。」這一瞬間,他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成為一名律師。

 人生的第一個打擊,更是激發他滿腔的鬥志,然而,律師執照難考,幾乎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所以很多法律系學生,畢業後的第一選擇幾乎都是先考研究所,然後再邊讀邊考照。」李律民說,求學過程中他考試一向順利,沒想到,正當他以為研究所也是十拿九穩一事時,他卻出乎意料落榜。

 「那可以算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打擊。」尤其當身邊同學都紛紛傳出好消息,超記得104年11月退役,105年10月他即先後考上律師執照及研究所。

 人生有起有落,有悲傷就有快樂,對李律民來說尤其是如此。特別是日後當他必須面對很多當事人,不同職業、不同想法,來自各階層的人,如果沒有樂觀的心態,他很難持續,更難為當事人爭取到最好的判決。因此研究所的落榜,對他而言,是打擊,也是激勵他繼續成長的重要動力。

 樂觀積極面對

同理心看待當事人

 「或許是從前太順利了,所以我一直沒有好好思考該怎麼做。」在那一年準備考試的期間,他白天會看些書、會運動,然後晚上去補習班當行政助理,回到家梳洗之後,就是他全力以赴的時刻。「從晚上九點到1、2點左右的時間,是我認為最能專心注意的時刻。」分配好時間,他如願做到之前定下的目標,李律民坦承,這對他固然是很大的鼓勵,可是讓他學習到更多的是,之後進入律師事務所的實習。

 形形色色的人,各式各樣不同案子,勞資糾紛、債務追償、車禍事故、土地買賣、租賃、離婚、親子、監護、保護令、遺囑撰寫等,從商業、民事到刑事案件,他都必須經歷。

 「記得有次我接了一個車禍案件,事主因為把車靠在紐澤西護欄上,整個跌落到河裡,我幫忙做訴訟。過程中,我查了許多資料,並和當地區公所,所屬機關交涉,最後判得的結果,讓案主在好久以後還特地傳訊息給我,說感謝。」回憶起這件往事,李律民臉上不禁浮起滿滿的笑意。

 「當然,有時候我們要承接的案子很多,有的當事人難免因為心急,表現出過度的關心,半夜一、兩點也一直打電話。然而,既然做了律師,就是要懂得同理心,就是該沒有休假,24小時『待命』。」說到這,李律民露出笑說,而且只要一想到,這對對方而言,可能是一生中唯一且最重要的時刻,他就會拿出更多的耐心和毅力去面對。

 李律民認為時時刻刻具同理心,懂得換位思考,隨時秉持心態要樂觀、做事要積極、情緒要穩定、做人要隨和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