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710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油價飆升 不會扯復甦後腿

石油成本占全球GDP仍低於平均值,先進國消費力道強勁,有助抵銷油價上漲衝擊

image
 ●經濟學家指出,石油成本在全球GDP占比雖然提升,但仍低於長期平均值,不致衝擊全球經濟復甦力道。圖/美聯社

 經濟學家指出,先進經濟體的成長強勁、消費者出手變闊綽,有助抵銷油價上漲的衝擊,今年來油價飆揚扯全球復甦後腿的可能性不高。石油成本在GDP占比這個衡量指標,仍低於長期平均值便可佐證。

 全球原油需求大增,石油輸出國家組織成員及產油盟國(OPEC+)在供給量上出現分歧,驅使美國原油期貨價格一度衝上了每桶75美元,來到六年高點。周五紐約期油受益於美國原油庫存降,漲至近74美元。

 油價對經濟成長衝擊的討論,須留意原油負擔這個指標,也就是石油成本占GDP的比重。華爾街投行摩根士丹利指出,假定今年的預期油價平均每桶75美元,石油成本在全球GDP的占比會升至2.8%,但仍低於長期平均值3.2%。

油價要漲到平均每桶85美元,全球原油負擔才會升到長期平均值附近。大摩今年稍早在致客戶報告中提及,上回全球原油負擔升至長期平均值之上,要追溯到2005年,但多虧全球經濟成長強勁,各經濟體得以挺過油價上漲的衝擊。

 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可望達6%,至少是40年來最快增速。紐約聯邦準備銀行指出,近來油價漲主要是受到需求增加、而非供給問題帶動。

 經濟學家指出,油價走高不是出自供給問題,而是因為需求強勁,這通常意指經濟成長具韌性。

不僅如此,已開發經濟體因油價上漲受害的程度,沒有幾十年前那麼大。原因出在石油消耗量少於重工業的服務業,在經濟產出的占比變大。

 美國能源資訊局(EIA)資料顯示,經通膨調整後,目前每1美元GDP消耗的石油量,僅35年前的一半。

 此外疫情期間,美國及其他富國家庭的儲蓄量,累積到空前紀錄,這可幫他們緩和汽油變貴的衝擊。

 PNC金融服務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佛薛(Gus Faucher)說:「鑑於消費者財務狀況極好,我認為油價漲不會讓他們的收支大受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