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證券分析布料與服飾銷售,並綜合考量對供應鏈調查結果,發現儒鴻(1476)在規模經濟帶來毛利成長、轉嫁成本、控管營業費用多管齊下,市場對其營收預期有極大上檔空間,把推測合理股價拉升至888元,再締新猷,樂觀狀況甚至隱含問鼎千金契機。
摩根士丹利證券非科技產業分析師程世維先前賦予儒鴻777元股價預期,原即是外資圈最高,大和資本甫強調儒鴻營收表現將超越市場預期,並把股價估值調升至760元,居外資看儒鴻第二高後,隨儒鴻股價步步逼近700元大關,大摩再度出手,直接調高為888元,樂觀情境更點出,若運動服對針織面料採用進度更快,輔以高階與新訂單帶來強勁增長,股價甚至有1,100元實力,中長線是否成為台股非科技千金新貴,市場頗有遐想。
外資看好,儒鴻第二季營收年增率高達81%、來到99億元,比市場共識多出約一成,全年營收年增率則為39%。以全年每股純益而言,隨外資對儒鴻營運動能看好度愈來愈高,將2021年每股純益估計值上調至25.1元、年增61.8%,2022、2023年維持雙位數成長性,每股純益增為28.6與32.7元,將迭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