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持續進行多項改革政策,允許更多資金進入,加上大陸防疫作得成功,使其經濟逐漸恢復動能,法人表示,陸股利基已從過去的人口紅利如今擴大再擴大至內需成長,因此,建議逢低可布局A股中大型消費及科技股。
近期全球資本市場持續受到美國聯準會提前升息的干擾,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大陸官方同樣想推動寬鬆貨幣政策正常化,但預期會是逐步的過程而非短期內強力去槓桿,整體來看反而有助大陸維持更為長期的成長動能,目前預期今年全年中國信貸成長率將達11.5%,並未有過度緊縮跡象。
雖然近來官方加強對於網路產業的政策監管,但非為抑制科技產業發展,短期內可能對於特定領域造成衝擊,然隨著監管逐步鬆綁則將提供產業股價重估機會,考量中產階級人口成長、城市化與富裕程度改善,將刺激高端產品及消費升級需求,大陸的人口紅利目前擴大至新需求增長,內需將會是中長期驅動大陸市場的重要引擎,目前持續看好大陸的消費、科技等相關題材。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謝天翎表示,大陸5月份製造業PMI指數繼續保持在擴張階段,但海外訂單動能有所下降,可能與替代效應減弱或供應鏈短期波動有關,而原物料價格上漲過於迅速,大陸政府出台政策干預,暫緩通膨的上升壓力,後續仍需要觀察供需的格局與全球資金狀況。
整體而言,偏鬆的資金環境依舊有利股市成長板塊的表現,看好疫苗施打後帶來生活型態恢復,以及原物料價格上漲的機會,而成長確定性高的科技和消費仍是長期看好的行業。
台新中証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經理人葉宇真更指出,7月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前,市場政策預期穩定,風險偏好逐步抬升;之後系列關鍵領域或區域發展的改革政策有望加速落地,催生短期的主題性投資機會,並形成市場高風險偏好的窗口期,並建議逢低布局A股。
北上資金偏好大消費優質龍頭,其中超配的產業主要是食品飲料、醫藥等大消費類股,因其業績穩定性最高,大型消費股仍將是股市上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