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621文/蔡淑芬

防疫保單救急 搭配壽險更完善

本土疫情致死率不斷攀升,高倍數壽險滿足多元需求,保障一次到位

image
 ●新冠肺炎爆發距今已超過一年半,疫情一波又一波,如何做好保障規劃也是一門大學問。 圖/本報資料照片
理想壽險保障7大要素

 近期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驟然升溫,疫情第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28日,此波疫情來得既快且猛,自5月中爆發以來,台灣平均每日確診人數與致死率不斷攀升。

 台灣民眾風險意識高,自去(2020)年底開始,防疫保單因保費便宜、投保方式簡便而成為保險市場的熱門,據金管會資料顯示,截至今(2021)年5月31日止,防疫保單承保件數已超過500萬件。

高倍數壽險 超前部署

 目前市面上的防疫保單和疫苗險大多是針對確診者、居家隔離者或因施打疫苗後產生不良反應者,給予生活補償金和住院日額理賠,起到救急的作用。然而,防疫險固然重要,但若萬一身故而造成家庭財務缺口,倘無完善且足夠的保險保障來支撐,恐將造成家庭財務安全失衡的遺憾。

 疫情之前,人人平等,因此需要超前部署的保險規劃,而非超「淺」部署;此時除了持續做好自我防護與防疫措施之外,更需要立即有感的高額壽險保障,來為自己與家人建構堅實的防護網,透過壽險身故或完全失能保險金的高額保障來為家人轉嫁風險,大幅減輕家人的負擔。

壽險選擇三要點 功守道

 雖然很多工具都有轉嫁風險的功能,但就實用性來看,壽險絕對是最能滿足客戶「多元需求、一次到位」的工具,因為壽險不僅提供個人基本保障,也能透過資產配置的方式繼續守護家人的未來。壽險保單如何選擇?專家表示,個人保單規劃重點可從「功」、「守」、「道」三個層面來評估:

 保障有「功」:核保後即享高倍數壽險保障和豁免保費機制。面對新冠肺炎期間的不確定性,購買保險最重要的考量點,就是要能盡速啟動高倍數保障,同時搭配繳費期間二至六級失能得以豁免保費的機制,才能在關鍵時刻讓保障不中斷,達到轉移風險的目的。其中,美元計價的壽險保單,相較台幣保單,在相同的保費投入之下,更能獲得較高的保障。

 財富有「守」:利變型壽險保單「回饋分享金」助資產加乘。傳統的壽險保單給付通常是固定不變的,而利率變動型保單的好處是設有「增值回饋分享金」機制,只要宣告利率高於預定利率時,保戶即有機會獲得回饋分享金來抵繳保費、儲存生息或增加保險金額,加乘資產累積效果。此外,保單最好也要有「提前給付」的功能,當面臨生命末期時,才得以自主運用或成就自己尚未達到的夢想。

 傳承有「道」:真正落實個人財富傳承意願,主控權高。面對身後資產規劃,若想真正照顧到想照顧的人,壽險是相對合適的工具,不僅能指定受益人與保險金比例分配,還能隨時視情況修改,更有主控權。此外,部分壽險保單還可選擇「分期定期保險金」給付項目,當遇身故或完全失能,保險金給付方式可選擇一次或分期定額支付,既免除繁瑣手續,又達到落實個人意願、遺愛家人的效果。

選對工具 讓愛延續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跟意外,哪一個會先到來?」我們雖無法預測風險何時發生,但可以事先做準備,透過有計畫的安排,用保險為自己與家人量身打造抵禦風險的守護力量,轉嫁風險,讓自己對家人的愛得以延續,同時,亦須隨著人生不同階段,持續檢視保單是否符合自身或家庭需求,讓風險規劃與累積資產同步進行,讓保險成為一張真正有價值,且超前部署的「護家寶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