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609

主計總處上調今年GDP預測 有理嗎?

 近一個月來,台灣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明顯升溫,全國防疫警戒升至第三級。影響所及,民眾出門活動頻率驟降,許多相關服務業立刻受到打擊,調整上學上班模式更讓情況雪上加霜。但就在此時,6月4日行政院主計總處卻將202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上修0.82個百分點至5.46%,創下2011年以來新高,出乎許多人的預料。

 確實,若僅考量到今年5月中旬疫情爆發前,台灣疫情遠較海外輕微,景氣回升與股市創高的財富效果助長民眾買氣,加上主要出口市場復甦強勁,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延續,傳產貨品買氣也同步升溫,帶動相關投資活動,使今年1~5月各項高頻數據表現亮眼,首季台灣經濟更出現超乎預期的高成長,主計總處因而上修全年成長預測,可謂合理。

 進一步比較6月預測與2月預測可知,主計總處下調疫情開始肆虐的第二季GDP成長率0.23個百分點至6.93%,並根據已發生的事實,調升第一季成長率2.72個百分點至8.92%。同時,基於「疫情並不影響以出口為主的製造業生產活動,且第三季疫情可望在政府管制、國人自律與疫苗施打下獲得有效控制」的核心假設,分別上調第三、四季GDP成長率至3.33%、3.16%。在支出面各項目的數字調整邏輯上,亦大致如此。

 像是基於疫情爆發,防疫層級提升,嚴禁群聚與外食,大為衝擊零售、餐飲及旅遊等民生經濟活動,調低第二、三季民間消費成長率預測,但在加計行政院院會通過首波紓困4.0特別預算2,600億元所帶來的激勵效應,與對第三季後報復性消費重現的預期,調升第四季成長率;又或是在前述核心假設下,復考量美、歐、日、中等台灣主要貿易往來國家因疫苗陸續接種,疫情再起風險可望降低而使經濟前景轉好,有利台灣外需並刺激相關投資,遂分別調高2021全年台灣民間投資、商品及服務輸出成長率預測。

 只是,即使主計總處上修202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似有所本,卻仍過於樂觀。原因有四:

 一是隨著疫情在全台擴散,染疫人數激增,短期內難以完全截斷病毒傳播鏈,確診案例清零的機率偏低,疫情拖累國內經濟已是必然。尤其是目前已有多家電子廠傳出移工群聚感染,迫使全公司停工消毒,而後續的員工隔離與治療、復工後的分艙分流,又難免削減生產效率,讓原已供不應求的半導體供應鏈更加吃緊。更麻煩的是,想要有效控制國內疫情,唯有加速接種疫苗以達群體免疫一途,但台灣進口疫苗數量太少,且國產疫苗仍在第二期試驗階段,能否成功解盲尚未可知,導致接種進度相當落後,加上第三級警戒時間再延長至6月28日,更易使民眾防疫心態因彈性疲乏而鬆懈,或難再承受形同被禁錮的壓力,都不斷挑戰主計總處的核心假設。

 二是就經濟預測而言,其核心假設的取向將支配預測結果。而本次主計總處在台灣缺乏有效且足量疫苗可供接種的情況下,就擬定了出口與製造業動能無礙、第三季疫情可控等一味樂觀的核心假設,顯有思慮不周延的問題。再者,面對傳染病這等非經濟因素且影響巨大的外部衝擊時,擁有國家資源的官方預測單位絕不能單從社會科學的角度思考,或僅憑慣常使用的計量模型做預測,而是必須在充分納入公衛專家的知識與經驗後,針對樂觀與悲觀光譜上可能發生的情境加以分析,更務實地擬列出相應的核心假設,再據以執行預測。

 三是主計總處上調後的2021年台灣經濟成長預測值,加上躉售、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同步調升,都指向今年台灣存在正向產出缺口。基此,在做預測時,不能僅考慮到需求面好轉因素,也必須顧及供給面的狀態(如水、電力、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是否均能到位)與疫情發展,才能讓最終的預測數值精準合理,不致因只著眼於需求面回暖,遂樂觀地做出偏高的預測。

 四是主計總處列出的五項主要不確定因素,對今年台灣經濟成長表現的影響極不相稱,且對國內及全球疫情變化、疫苗施打進展,與各國防疫措施放寬時程此一首要變數竟著墨不深,反映內部缺乏具體看法。又將各國財政與貨幣政策走向及其後續效果;美中貿易及科技爭端的後續發展,與國際間地緣政治關係之演變;油價、原物料價格走勢及國際股匯債市波動;國際間碳中和、碳交易及邊境稅之發展進程等中長期影響要素,與最重要的疫情變化並列,儼然輕重不分。

 無論如何,主計總處對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的樂觀預測若能成真,自然是好事一件。但在疫情持續延燒、確診與死亡人數不斷動搖人心的此刻,值得信賴的疫苗能否加速到位、民眾能否儘快獲得接種機會而免於染疫恐懼,都遠比打造漂亮的經濟成長率數字更有意義。畢竟,拯救台灣人民寶貴的生命,才是執政者應時時掛在心上的第一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