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4日指出,因國內疫情擴散,實體會展全部停擺並移往線上,勢必影響貿協收入,且「今年衝擊比去年大」;而隨著確診人數沒有下滑跡象,外界有展館變方艙醫院的聲音,對此黃志芳強調,展館若被政府徵用,將「義不容辭」全力配合。
貿協旗下經營的展館包括世貿一館、國際會議中心、南港展覽館一館、二館等及中南部所屬展館等,黃志芳表示,目前政府沒有任何單位來接洽,但就像貿協去年三次演練居家辦公,希望提前做好準備,若真有需求可立刻因應。為了提前準備,貿協也已召集硬體相關單位開會,針對若政府徵用展館當作照顧輕症的場地,該做什麼準備,像是南港一館即提出報告相關負壓空調、殺菌燈具、洗滌設備等配套,一旦被徵用皆需醫療機構協助。
黃志芳指出,去年疫情影響下,貿協一年辦理逾40場國際大型展覽的營收幾乎歸零,貿協本身就是疫情重災戶,但不僅沒有申請紓困金,還要布建所有線上會展、拓銷團等,並針對各展館飯店、餐飲業者做補助;今年這波疫情大爆發,貿協亦率先補助館內餐飲、飯店業,至於營收衝擊會比去年還大,貿協已有心理準備。而無論疫情發展情況如何,黃志芳表示,貿協自去年即演練過居家上班情況,此波疫情擴散之初,貿協自5月15日起啟動居家辦公,執行率高達93%,每日一早線上通報全球所有同仁健康狀況,下午4時比照疫情指揮中心舉行線上疫情會報,以確實掌握國內外防疫狀況,他認為這是二、三年後、甚至將來新工作模式,包括歐美不少大企業在歷經一年半WFH,要恢復實體上班很難回得去。
黃志芳強調,下半年國際展包括今年首屆的國際電動車展等均如期舉辦,只是從線下轉線上,就像目前進行中為期一個月的COMPUTEX展,仍可透過線上參與30幾場重磅級演講;另去年研擬帶團赴美拜會500大供應鏈企業、重組供應鏈投資說明會等活動也會推動。他認為,拜登端出1.9兆基礎建設與振興方案,對鋼鐵、五金等業者都是絕佳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