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連二周反彈,指數已回5月10日起跌區,原物料人氣不減,鋼鐵、航運、塑化、造紙資金輪動,電子股則接棒不順,成交值占比跌至38%,IC設計敦泰、祥碩等賣壓沈重,加權指數以小漲2.66點,收在17,265.04點作收,成交金額5,407.74億元。
三大法人合計賣超75.27億元,其中,外資賣超94.46億元、在台指期部分,外資空單減碼超過多單減碼,淨空單減少748口至24,529口。
綜合元富投顧總經理鄭文賢、兆豐投顧董事長李秀利及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看法,台股2日適逢周選擇權結算,指數上漲至萬七關卡之後,面臨上檔套牢區,以致於多空拉鋸,呈現整理。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未見減緩,仍有待利空擴底、消化賣壓後,伺機挑戰17,700點位置。
鄭文賢指出,美國政府力推6兆美元財政政策,美元及美債殖利率再度疲弱,人民幣近期突破近三年新高、新台幣大幅升值逼近27.5大關,國際熱錢再度流入,外資連續買超台股,推升台股站穩萬七關卡。
目前台股呈現輪漲格局,傳產股(鋼鐵、航運、塑化)相對電子股強勢。最新公布美國5月份ISM指數61.2維持高檔,美國景氣持續復甦,美股高檔震盪,預計台股6月仍有機會挑戰17,500點,低檔在16,500季線將有守。
中旬過後,需留意美國聯準會(Fed)正式與市場溝通討論縮減量化寬鬆(QE Taper)指引,屆時美元與美債殖利率走勢,是重要觀察指標。近期市場陸續有重量級外資對下半年電子業,喊出旺季不旺而調降評等,對股市將形成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