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投資市場最大的干擾來源,除了近期諸多國家新冠疫情升溫,再來就屬通貨膨脹。美國潛在物價上揚是否如聯準會所稱只是「一時現象」,或是巴菲特所說「前所未見的巨大通貨膨脹」。
凱基銀行認為,此波物價上漲兼具長期以來的結構性與短期的循環性因素,提醒投資人不要忽視物價可能長期上漲的壓力,以「加股減債」配置抗通膨類股及短天期債券的基金組合,以因應下半年甚至未來一年的市場變化。
多數經濟學家認為去年第四季以來,原油、工業金屬、黃豆、玉米、小麥、紙漿、橡膠、玻璃、鋼鐵、水泥、塑化、半導體、電子元件、被動元件及貨櫃散裝航運等價格上漲,是因為去年新冠疫情後遞延生產、消費與運輸不順等因素造成。在樂觀預期疫苗施打後,工廠逐漸恢復生產,年底前多數產業供不應求的現象能獲得改善,短期的循環性通貨膨脹預計最遲在明年上半年消失。
凱基銀行推測,若6月份公布物價漲幅仍舊很高,金融市場進一步震盪;或是聯準會扭轉「暫時上漲」看法至「長時間上漲」,就有可能宣示縮減購買債券來減少物價上漲壓力。
若是如此,初期金融市場或許會因資金潮退燒而下跌,但應能很快意識到景氣依然維持復甦,並將資金抽離債券市場、湧向股市,因此「加股減債」是較好的應對。
基金配置中,股票型基金可選擇原物料、礦業、地產、貴金屬等受惠抗通膨實物概念類股,債券型基金應該減持存續期長、選擇存續期較短者,這部分可洽詢銀行理專。科技類高成長型股票基金在前一波市場上漲過程中,被認為股價高估而拉回,但修正後的股價,只要獲利成長性能超越通貨膨脹率,也是可以小幅配置的抗通膨標的。凱基銀行提醒客戶,防疫期間可多利用網路銀行、行動銀行申購基金。凱基網路銀行、行動銀行,提供上千檔基金不限單筆、定期(不)定額,皆享有手續費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