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船運市場缺櫃嚴重,貨櫃造價從去年初至今已漲逾一倍,因鋼價上漲,估計本周開出的盤價還會拉高。
國內業者指出,貨櫃每箱(20呎櫃)造價自去年初的1,700到1,800美元,翻漲到目前的3,600美元,每大箱(40呎櫃)自3,000美元漲到6,120美元,呈現逾倍數翻漲,由於上周五(28日)大陸鋼價每噸又漲人民幣1,000(約160美元),每箱貨櫃約需1.6噸鋼材,業界推估本周造價會達3,950美元上下。
在二手櫃部分,去年初到年底,每箱從800美元漲到1,500美元,每大箱從1,800美元漲到快4,000美元,現在每箱要賣2,200美元、每大箱4,400美元。
目前全球96%以上的乾貨櫃和100%的冷藏貨櫃是在大陸製造,FMC一位委員質疑貨櫃製造是否存在操縱市場的潛在壟斷行為,表示要展開獨立調查。但遭海運研究機構德魯里(Drewry)打臉,指出大陸貨櫃製造廠家不必為美國市場貨櫃短缺負責,短缺是周轉因素所致。
根據德魯里公司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大陸前三大貨櫃製造廠占全球貨櫃產量的82%。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公司(CIMC)生產了58萬箱、占42%,東方國際集裝箱公司35.8萬箱、占26%,CXIC集團20萬箱、占14%。
德魯里貨櫃設備和租賃研究主管福西(Fossey)表示,大陸的生產決定,並不需要對美國的貨櫃短缺負責,市場上有足夠的貨櫃在運行,問題是擁堵造成貨櫃移動速度大大減慢,相關製造廠已經從每周工作五天提高為六天,工作時間從每天10小時提高為11小時。
上周德國赫伯羅航運宣布,除了不久前剛訂造的15萬箱貨櫃之外,該公司還要再加訂6萬個、陽明海運5萬箱貨櫃則將在本周開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