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528群益投顧研究部副總裁曾炎裕

股價一日多變 傳產優於電子

image
加權指數 1100527(日線圖)

盤勢分析:  本周美國最強勢股票之一是波音,因為疫情趨緩反應在旅遊需求與航空運輸:今年波音已獲250架737 MAX飛機訂單,波音737 Max客機與空中巴士A320客機需求強勁,2家飛機製造商加速提高產能,目前最大風險是「供應鏈跟不上」。

 美國疫情並沒有歸零,5月起美國每日新增確診數遞減,目前7天移動平均數為每日2.4萬人,但疫苗注射普及率增加以及醫療體系健全,美國經濟快速成長,和去年此時紐約人間煉獄有如天壤之別。疫情勝負關鍵就是「醫療體系運作」與「儘速取得疫苗」,新增確診或校正回歸數字已經彈性疲乏,盯著這些數字做投資決策可能進退失據。

 台灣疫情對經濟衝擊以「內需經濟」受創最大,餐飲、觀光、飯店、交通與百貨本季大衰退,而觀光旅遊業被稱為疫情「海嘯第一排」,去年國際疫情嚴重,還有台灣當地旅遊觀光商機,但5月疫情爆發,災情遠勝去年。相對受益主要為網購、量販、線上遊戲、快篩、醫用設備等。以網路購物為例,疫情顛覆消費習性驅動虛擬零售通路發展,商品力、科技力與物流力三大實力整合綜效,各家業者決戰點在網路訂貨便利性以及到貨時間長短,具備科技競爭力與規模經濟是最大贏家,就像亞馬遜成為美國網購霸主一樣。

 目前疫情對科技產業營運尚輕微,疫情重災區在台北與新北,科技園區營運仍正常,台積電員工染疫不影響正常運作,部分外媒直指半導體產供應鏈,因為他們認知上覺得台灣就是矽島,半導體就是台灣全部的價值,但實際狀況並不是如此。

 今年電動車產業個股出現轉折差異,繼福斯電動休旅ID.4熱銷,福斯市值飆升至1,500億美元後,美國福特汽車宣布未來4年加碼電動車研發支出300億美元,2030年前全電動車銷量比重40%,今年迄今股價上漲46% 。

 電動車霸主特斯拉今年股價下跌16%,是標普500指數中跌幅第4大,5月起中國市場受挑戰、德國工廠延期至年底完工、比特幣近期波動幅度大,而世界首富馬斯克推特言論集中在虛擬貨幣、上太空等,根本瞧不起那些傳統汽車產業手下敗將,汽車產業是否風雲變色,未來發展值得持續追蹤。

 投資策略:

 台股反彈進入整理,傳產股表現優於電子股,不過還是個股表現為主。潛在利空是中國5G手機五一長假銷售不佳,印度疫情干擾市場需求與供應鏈,加上零組件庫存高,手機供應鏈拉貨動能放緩,指標股注意聯發科走勢影響指數短線方向。

 短線當沖客集中在貨櫃股,陽明及長榮兩檔單日成交金額超過1,200億元,是台股史上首見的奇觀,也造成股價波動激烈一日多變,不過近日股價平均價格則是越沖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