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美股漲勢強勁,但生技醫療股並未出現部位擁擠、估值過高情況,產業基本面穩健,且擁有落後補漲行情、生醫企業有望重時併購動能、生技製藥創新不間斷的三大利多條件支持,有望成為尋求新投資機會資金的去處,表現值得期待,可趁勢以生技ETF介入,把握生技醫療產業的成長機會。
群益NBI生技ETF經理人林孟迪表示,隨重大消息將陸續公布,生技股價可望在夏季迎來轉捩點,補漲行情可期,其他生技醫療子產業也同獲利多,如醫材族群在經濟活動逐步開放下,相關醫療器材需求可望回溫,醫檢族群則因疫情存在,儘管疫苗問世,但往後各國出入境,勢必仍設有相關檢測證明關卡,加上基因檢測技術發達,醫檢將是未來發展重點,相關股價中長期表現可期。
台新智慧生活基金經理人蘇聖峰分析,去年疫情爆發以來,生技各領域皆充滿商機,遠程醫療服務需求上升,全球遠程醫療市場規模一直增長,持續看好遠距醫療長期趨勢。遠端、數據庫、AI分析預防、檢測及監控,逐漸取代傳統治療生態系,產業成長性確立,選股優先布局區域發展與併購機會。
安本標準投信認為,掌握疫情商機與未來趨勢的創新股,今年表現相對可期,這波疫情不僅促使疫情前的各產業創新趨勢加速前進,也催化新的創新運用,來自生技、醫療等領域的創新,已成為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活動與生活重要角色,後續表現可期。
林孟迪強調,生技製藥業併購回溫指日可待,未來藉由併購活動擴大公司產品線及研發創新能力,且過去五年生醫領域創新不斷,腫瘤藥、孤兒藥的發展尤其火熱,隨疫情爆發大型藥廠開發疫苗,凸顯產業新創動能不絕,題材面及成長性兼具,加上人口老化趨勢,有望續吸引資金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