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分析: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散,加上國內缺水且可能限電之影響,短線盤勢仍看區間整理格局,上周五(21日)開高震盪上揚走勢,傳產類表現強勁,指數收高16,302.06點上漲259.7點,周線收紅。
台股因疫情擴散影響投資信心,加上已連續多日確診人數破百,20日已宣布全台灣進入三級警戒,預估內需消費驟減,內需影響衝擊大;但因台灣電子業以出口居多為主,科技產業基本面仍偏多,短期內受疫情衝擊,雖電子與傳產類股都拉回整理,但所幸17日利空反覆測試後,大盤在1萬5千點以上具支撐,若新冠疫情不再惡化,將維持整理格局。
觀盤重點:
短期內影響經濟與表現的就是「新冠肺炎疫情」的變化。進一步分析,目前看到利多三項因素包括:代表恐慌的台灣VIX指數已從12日一度飆升至最高43.9,當天收盤降至38.9,且近一周未超過;其次,整體融資餘額大幅降低,整理後也幫助游資撤出,加上近期台指期並未破17日15,027點最低點,顯示大盤於1萬5千點以上仍具支撐。
短期內也會有三大利空,包括新冠本土疫情擴散快速,幾家大型金融機構皆有人員感染確診,另先前17日跌幅造成月KD死亡交叉,技術線型彎頭向下。
再者,國際市場擔憂通膨升溫的影響未定,使得台股短線仍具不確定性因素,應多加留意。
投資建議:
盤勢整理且近期波動偏大,主因仍為國內疫情快速擴散、確診人數攀升,連續多日確診人數破百例以上,影響投資信心,預估第二季度對於內需市場的衝擊力道較大,相關的內需消費類股可能受到衝擊,經濟成長率也可能下修。第二季一旦消失的市場需求,第三季很難馬上恢復,需靜觀疫情變化趨緩後,零售銷售市場才有機會回溫。
分析盤面:
台股5月12日市場上沖下洗,指數一度跌點超過1,400點,市場恐慌情緒達最高點,短期內衝擊落在內需產業;外銷出口產業部分,可能影響幅度較低;可以觀察產業生產基地或生產工廠是否設於台灣,若停工、停班則會延後出貨,影響相關營收,若生產工廠非設於台灣者,則受這波台灣疫情影響的相關性衝擊較低。
短線上,對於盤勢看法偏整理格局,電子股仍看好上游優於下游。期待疫情於近幾周內能受到控制,確診人數能逐漸降低,若依據政府措施居家上班、居家隔離,分流、減少群聚的風險原則,並增加快篩站與提高全台灣整體篩檢量能後,希望能有效降低確診人數,最終達到抑制病毒擴散的結果,建議投資人持續配合自身健康管理。
操作策略:
以電子股為主及傳產股為輔,電子類股看好:晶圓代工、IC設計、記憶體、被動元件與ABF載板等次族群;非電子股類則以航運、鋼鐵、玻璃、運動器材、車用零組件、大型金融股等為主。由於台灣短線疫情的不確定性仍大,建議先分散風險與分散產業,留意布局修正後的大型績優股,或者可利用台股基金做定期(不)定額中長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