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524蘇秀慧、譚淑珍/台北報導

工商團體籲常態紓困 朱澤民:預算最多2,100億

 全國防疫三級警戒,包括商總、工商協進會、中小企業總會等工商團體負責人都認為,面對「疫常」時期,政府紓困、振興方案,要有「常態化」超前思維。而各部會已向行政院提出紓困需求,遠超過2,100億元,主計長朱澤民表示,「加碼預算絕不會超過2,100億」,將以紓困、防疫兩大方向為主。

 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工商團體呼籲政府,紓困必須以危機防治角度來思考新的商業配置與國家整體生產製造模式。而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強調,不論紓困或振興,直接減稅對企業,或一般人都更直接有感,建議從營業稅、所得稅、營所稅、貨物稅與印花稅等直接和消費與企業息息相關項目下手,紓困措施會更有感。

 中小企總會理事長李育家認為,政府的紓困、振興方案,須常態化有短中長期規畫思維,短期協助產業度過難關,也就是先救急、中期則協助產業轉型、長期是要因應未來趨勢。

 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則建議,針對不同產業別、不同營業規模提出相對應的紓困標準與門檻,不該以單一標準面對所有受傷不一產業。

 由於全國疫情警戒升至第三級,部分縣市陸續宣布餐飲業禁止內用,對觀光飯店餐飲業造成嚴重衝擊,經濟部正盤點企業紓困需求,初步傾向訂定補助資格為「單月」業績衰退達一定程度者。

 立法院預訂31日三讀通過追加2,100億元的紓困及振興特別預算,據悉,蘇揆本周將聽取各部會紓困經費需求簡報,各部會初次盤點需求遠超過2,100億元,但朱澤民說,主計總處會把關,和各部會協商,刪除無關紓困、防疫需求預算,「錢要花在刀口上」。他說,全國防疫三級警戒至28日,俟疫情發展較為明朗,再判斷預算大餅如何分配。

至於是否編列振興經濟刺激消費預算,朱澤民說,目前疫情對內需消費短期勢衝擊很大,2,100億元特別預算將以紓困、防疫為主,俟疫情穩定後,如需新一波消費刺激,振興預算可另編在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中。

 而各部會提出紓困產業以內需服務業為主,包含:餐飲、零售、會展、娛樂、觀光旅遊、運輸、藝文表演等行業。至於製造業,廠商生產穩定,訂單未受影響,且海運業爆炸性榮景旺全年,傾向都不予紓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