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變種病毒急速在全台蔓延,短短一周時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全國疫情警戒進入第三級,涵蓋許多重要警戒管制措施,八大行業停業、停辦大型活動、餐飲場所規範嚴格或僅限外帶等,經濟活動出現急凍。 25(周二)將公布的台灣經濟研究院5月份景氣動向調查報告,及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研究中心於27(周四)公布的5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將是疫情惡化以來第一波公布的經濟景氣觀察資料,市場對此高度重視。
受疫情管制措施影響,台經院已通知,25日的記者會暫停召開乙次,為該院史上罕見記錄,出因於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要求的疫情警戒措施,調查結果將發布新聞稿。
台灣經濟濟研究院長張建一表示,景氣動向調查採問卷方式,會持續回收並統計到公布的前一天,但問卷內容是詢問製造業、服務業、營建業三大產業的廠商「對於4月(當月)和未來半年」的景氣判斷,估計廠商對4月當月景氣的判斷還不會反映疫情的衝擊。
「疫情反映在經濟衝擊上,應對2021年經濟成長率會有影響」,張建一指出,台灣經濟研究院4月23日二度上修202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值至5.03%,為2011年以來的十年最高數值,GDP貢獻源自出口和內需,而上修預測值主要動能來自內需,包括民生消費和民間投資。然而5月上旬台股爆跌千點、中旬爆發疫情大感染,直接打擊民生消費及其財富效果,「這部分的動能減緩,2021年GDP估值就少了再上修的機會。」
台灣GDP貢獻的另一來源製造業出口,張建一表示,全世界都在經濟復甦,台灣3C電子產品、芯片的國外需求沒有降溫,估計疫情不會對製造業造成衝擊,科技大廠已排定的年度資本支出、建廠計畫也不會立即修改。
同步反映國人消費意願的「台灣消費者信心指數(CCI)」,以抽樣電話調查全國民眾,包括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投資股市時機等六個項目,由於5月分調查期間正是確診案例數天天飆高、一路從二級警戒到雙北三級到全國三級警戒,加上5月上旬台股大跌惡夢未醒,以民眾正確行為反映來判斷,5月CCI總數應會急轉直下,大改4月總數77.28點、上攀13個月新高的發展方向,甚至不排除出現國人消費信心潰散的驚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