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519張佩芬/台北報導

德國航商6月中旬起... 東亞-美加線 要漲3,000美元

 德國赫伯羅德航運在網站上公告,包括兩岸三地在內的東亞地區,自6月中旬起,運往美國、加拿大貨載,每大箱(40呎櫃)基本運價(GRI)調高3,000美元,相當於加價六成,赫伯羅德台灣子公司高階一開始表示訊息不正確,但看到總公司公文後大吃一驚;攬貨業者則表示,今年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台驊投控高階指出,公司目前在大陸各主要航點平均維持有近200個貨櫃裝不上船,等候艙位中,有些急貨託運人願意超額付費搶得優先裝船權。赫伯羅德或許覺得自己運價偏低,因此訂出超高漲幅。

 捷迅高階認為,漲3,000美元是有可能,但估計其他航商不會跟那麼高的價,畢竟要顧慮大陸水運局與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的態度,過去市場不好的時候,船公司經常是提出很高的上漲方案,實際漲多少到時候再看。

 中菲行高階也認為是有可能的,航商的心態是先喊看看,再看市場反應做決定,可能取個中間值。另外,同業跟不跟進會決定漲價成不成功,目前美西線艙位鬆一點,美東線就真的是一位難求。

 有海運同業則認為,目前的運價已經超高,赫伯羅德提出的漲幅有些離譜,但也不敢說不會實現。根據上海航運交易所上周五(14日)公布的運價指數,美西線每大箱運價4,839美元,美東線7,378美元,如果都漲3,000美元,美西線漲幅約62%,美東線漲幅40.61%。

 而赫伯羅德還有6月1日美加線每箱(20呎櫃)收960美元,每大箱收1,200美元的規劃。

 根據穆迪的數據,在疫情期間,美國大部分家庭都攢了很多錢,相當於GDP的12%,現在可能準備釋放出來,也就是所謂的報復性消費,如果美國進口需求在下半年爆炸增長,運價怎能不漲?

 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主席丹尼爾·馬菲在上周的一次演講中明確表示,如果高運價是由市場力量造成的,那麼FMC目前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