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512

由下而上,才是達成雙語國家應有的步驟

 教育部在4月20日就「2030雙語國家」提出的具體目標。其一,新的學年將啟動大學的「雙語學習計畫」,選擇轉型比較成功的6所雙語標竿大學,以及30個雙語標竿學院;其二,標竿的大學和學院,在2030年能夠達到「50-50-50」的目標:50%大二學生的英文說聽讀寫,要具備「歐洲語言的共同參考架構: 學習/教學/評鑑」(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 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 CEFR)的B2中等程度,要有50%的大二學生和碩士班學生,以及超過50%學分數的課程,必須要採用全英語教學。

 大學校園「50-50-50」的十年計畫,未來可能看到的情境至少有兩個。其一,愈來愈少的私立大學院校,以及愈來愈多的國立大學組建「強上加強聯盟」,而且是高度向「理工/醫學/生物科技」傾斜的「強強聯盟」。其二,由於國情文化具有深層歷史脈絡的獨特性,社會人文系所學院老師的全英語教學,以及學生的上課、考試、寫報告,都需要更「精緻/高端」的英文寫作和英語表達。其原因在於理工醫學生科的普世科學特性,數學、物理、化學的演算,實驗的操作,乃至於程式的撰寫,在當前資料科學與大數據的資料視覺化之年代,自然科學的共同「語言」,不同於雙語國家的「語言」。

 除非外籍教師擁有相關學門的博士學位,要不然英文是母語、英美加澳紐的外籍教授,很難用英語開設台灣文化、東南亞研究、亞太區域研究,乃至於台灣的政治、經濟、法律、社會相關研究。由於台灣高等教育的薪資水準,遠不及香港和新加坡,就算擁有前述相關領域博士的外籍教授,願意來台任職,國立大學聯盟、尤其是理工為主的國立大學將占據極大優勢,私立大學因為師資成本的考慮,將更難爭取到政府補助,從而失去競爭的另一項利基。獨尊理工醫學,英文用的少,重視的是技術性的英文。次重管理學院。再次者是社會科學。重災區將勢必是人文科學系所和學院。以社會人文為主的公立與私立大學院校,更難以存活。

 展望未來十年,少子化愈來愈嚴重,大專院校的競爭愈見白熱化,加上政府引導的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以及「數位經濟,智慧國家」的大政方針,這一切都和「2030雙語國家」齊頭並進。

 推動「2030雙語國家」,並不只是教育部的事,更不只是選定標竿大學和學院,訂定績效指標、限定時間完成這麼簡單。高等教育資源的扭曲,重視理工與科技的國家願景,最後會不會未來的年輕人,既沒有學好中文,也學不好英文,淪落到「中文不好,英文不會」的田地,值得主政者規劃方案、提出指標和口號時的警惕。

 政府應該要超前部署的策略,應該分為兩個層面。就上層政策面而言,內政部和行政院國發會、學術界有必要推估十年後、甚至二十年後的人口與分布,這有助於教育部研擬不同推估情境下的規劃,特別是各縣市各級學校的減班合班/混齡開課、併校廢校,乃至於賡續處理2030年前的私立大學院校之退場。

 就下層執行面而言,從國中小、高中與大學、研究所,如果都需要全英語教學的教師,就算師資來源和品質無虞,也必須要考量到城鄉差距與社會階層的弱勢家庭的子女。政府有責任降低城鄉的英文起跑點之社會階級差距、特別是協助無力照顧子女中英文教育的家長,以免從國中小學畢業就已經放棄英文,自絕於社會階層向上流動之門。

 如果要能夠由下而上,逐步達成雙語國家的願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莫過於有「足夠」、「優質」、「分布均衡」的老師。爭取就業金卡或其他政府鼓勵途徑,而到台任教、英語是母語的各級學校教師,畢竟非長久之計。教育部如何透過現有的體系,如何與英美語業者培育出所需要的英文教師,以十年為目標來培養師資,應是務實可行之道。至於,針對大學所提出「雙語學習計畫」的「50-50-50」績效指標,學生們所學習到的,究竟是英文和英語,還是不同學科內容的本身,頗值得深思。而這些都還只是大學和研究所階段之前的教育,在進入到社會之後,加強終生學習、推廣教育、樂齡生活的學習,尚不在此列。「2030雙語國家」,願景的描繪和指標的訂定,相對容易;要達成全民說英語的政策目標,則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