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507

漢堡與拿鐵之戰 新台幣究竟有沒有低估

 美國4月的匯率報告未將台灣納入操縱國,除了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強調是因為台美溝通良好、美方接受了央行的解釋;中央銀行前總裁彭淮南更直言台灣未被納入是「合理的」,還指美國「想買東西又嫌貴」不合商業行為。

但在此同時,中央銀行4月底也上傳了一篇名為「由漢堡與拿鐵的兩則匯率故事,提醒大家千萬不要過度解讀漢堡經濟學」的文章,強調大麥克指數(Big Mac index)最近又成為外界評估匯價高估(overvalued)或低估(undervalued)的指標,「這是不恰當的」。

央行發布這篇文章,時點剛好在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提出「兩個漢堡」的故事之後,依陳冲所言,1994年台灣首次出現在大麥克指數名單,當時匯率為26.4,新台幣低估僅約0.06%,隱含匯率與實質匯率大致符合,其後數年,大麥克指數也都呈現同一趨勢。

但2000年開始,大麥克指數顯示台幣/美元的匯率已低估8.9%,自此一路低估,到2008年已低估30.8%,2012年更突破40%,近六年來平均在57%上下。例如美國的大麥克要價5.5美元,台灣的大麥克要價新台幣72元,換算下來,「如果不是匯率遭到扭曲,就是消費者受了委屈」。

 陳冲更直指,如果消費者、受薪者、傳統產業均充分了解後,仍願支持低估匯率來補貼特定產業,「大家就不要把兩個漢堡的小事放在心上了」。

 對此,央行直接以星巴克拿鐵指數反擊,表示根據經濟學人今年1月15日發布的大麥克指數,據此算出的美元兌新台幣匯率為12.72(台灣的大麥克單價72元,美國的大麥克單價5.66美元),但今年1月12日的市場盤中實際匯率卻為27.98,故以大麥克指數估算,新台幣匯價低估54.5%。但若改以星巴克中杯拿鐵在台灣與在美國的售價比較(分別是120元與2.95美元),新台幣匯價則是高估45.4%,強調兩種指數的結果完全背道而馳。

 大麥克指數是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於1986年開始發布,作為讓大眾更容易理解匯率理論的簡單工具。星巴克拿鐵指數,則是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於2017年調查全球近30個大城市的星巴克中杯(tall)拿鐵的售價計算而得,藉以說明匯價不一致(discrepancies)的情況。

 究竟新台幣有沒有被「低估」的問題,就台北外匯發展基金會編製的實質有效匯率指數(REER)來看,自2014年12月以來便低於100,指新台幣相較指數編制基準(2010年),同期間對主要貿易往來對象的一籃子貨幣貶值;再從國際清算銀行(BIS)的實質有效匯率觀察,至2021年2月新台幣REER為109.19,相較2020年3月疫情全球流行前的106.86,可看出期間新台幣對主要貿易對象的一籃子貨幣相對強勢,很難斷言新台幣是否有被低估。

 換句話說,中央銀行2020年因市場波動過大,進場買匯阻升新台幣是不爭的事實,也因此沒收了新台幣不少的漲幅,但相較國際間其他貨幣走勢,新台幣是否被低估、或是有沒有透過低估匯價補貼特定產業,其實沒有正確的答案。

 就像是以漢堡售價為基礎的大麥克,和以拿鐵為計算方式的星巴克,這類單一商品指數是以輕鬆、有趣、易懂的方式介紹一價法則(law of one price)及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理論,但事實上都不是跨境貿易商品,且商品籃僅包含一種商品,有過度簡化之虞。更重要的是,商品的價格會受到各國稅負(包含關稅)、利潤率、租金、勞動成本等多種因素影響,甚至於替代品的多寡、偏好而產生影響,用來評估均衡匯率可能流於過度簡化。

 就像是近年每當蘋果發表新機,也會有人用iPhone價格反推匯價是否合理,但這除了涉及廠商定價因素,也和電信業者補貼政策等有關;另外則是每當日圓波動,也會有人用迪士尼樂園門票和拉麵價格換算,類似表示方式的好處是貼近生活、淺顯易懂,但如果要用來研判一國貨幣是否低估,用類似指數可能過於草率。

 誠如「兩個漢堡」故事所言,消費者當然想用新台幣相同的購買力買到雙倍漢堡,但另一方面,消費者也需要穩定的價格機制,否則今天能買到雙倍漢堡、明天或許只能買到半個漢堡,長此以往,市場難免因價格波動太大而產生囤貨的預期心理,進而衍生通膨的可能。

 新台幣升值、持有新台幣資產的人購買進口商品時的購買力就會提高、大家就可以買到兩個漢堡,看似很簡單;但該假設的前提一是新台幣有堅實的基本面和資金面維持匯價一路走高不回頭;二是產業前景不會因新台幣過強而受傷、導致民眾所得反而下降。消費者最後能買到幾個漢堡,恐怕也不是央行放不放手匯價就能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