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430王淑以/台北報導

長榮三利多 本土投顧喊114元

1.全年市況供不應求 2.添大量新船 3.歐美景氣熱絡

image
貨櫃三雄概況

 航運股近期躍升為台股交易重心,國內外研究機構上修長榮(2603)、陽明(2609)及萬海(2615)的目標價及獲利預估值。長期追蹤長榮的本土投顧29日再度更新長榮目標價達144元及EPS 22.53元,主要考量第一大航商馬士基調升第一季財務預估、長榮新增運力速度以及歐美景氣看俏。

 受到此激勵及展望前景樂觀,貨櫃三雄29日股價由黑翻紅,長榮上漲2.2元,漲幅2.86%,收在79元;陽明股價首度超車長榮,陽明股價上漲4.8元,漲幅6.4%,收在79.8元;萬海股價達94.7元,上漲2.2元,漲幅2.38%,呈現股本小的公司股價遙遙領先狀況。

 依據CMONEY資料統計,長榮市值居第19名,達4,125億元,陽明市值居第39名,達2,658.9億元,萬海居43名,市值為2,100.7億元,三雄市值不斷攀高。

 本土投顧上修長榮的三大理由第一是船隊運力為長榮3.07倍的馬士基在26日調高今年第一季基本盈餘預測(EBIT)達90至110億美元,估今年全年市況供不應求。

 第二,今明兩年全球新船下水量減少,長榮卻有大量新船交付,依據Alphaliner統計,長榮待交新船68.9萬TEU,占船隊運力的51.2%,相較於其他航商,長榮新船交付量最大,直接受惠,同時估計明年整體產業新船下水量低於今年,未來兩年供不應求且運力不足。

 第三為歐美景氣強勁,貨櫃航運旺季更旺,運價易漲難跌。貨櫃航運是運送全球商品貿易,產業前景跟全球經濟息息相關。從需求面來看,美國製造業ISM指數及歐元區製造業PMI指數,屬於經濟景氣及進出口的領先指標,供給面上在第二大理由說明運力增速減緩,更驗證產業多頭趨勢。

 不過適逢進入4月營收發布期,該投顧也提前打預防針,認為取決於截航時間、新船投入、櫃量季節性回升狀況,長榮4月營收可能會低於3月,同時長榮辦理50億元CB可轉債已生效,採12日制即將訂價,預計將對股價有壓,不過因CB若全數轉換股本膨脹約1.2%,對稅後EPS影響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