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第二季起稍見起色,頗有揮別首季慘淡表現的態勢,表現在國內投信發行的海外基金上,表現前十強的各類海外基金中,大中華股票基金就占四檔,其他則有全球股票型、新興市場、亞股與全球資源型。整體來看,投信法人看好陸股在五一長假效應下帶動的消費動能,伴隨政策利多支撐,預期5月起陸股可望帶動整體亞股有所表現。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洪玉婷表示,大陸向來走政策盤,十四五規劃可讓外界一窺大陸當局對未來五年經濟走向的布局。在適逢大陸經濟發展原已趨緩、新冠病毒衝擊反噬大陸,以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圍堵大陸的背景下,更顯得十四五規劃以「雙循環」為主軸,以「新基建」為動能,以區域協調發展為思路,並以產業自主創新為目標的核心政策,相關題材值得留意。
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許智洋表示,從短線陸股相關基金績效出現明顯彈升下,可見在投資情緒落底與長假效應、氣候峰會等題材面激勵下,陸股已明顯止穩,預期五一長假即將來臨前,市場交易或趨觀望,指數短線將呈現區間震盪,隨著財報陸續公布、業績成長的佐證之下,高估值成長股修復可望告一段落,A股終將回歸基本面上漲行情。
法人強調,目前滬深300非金融本益比回落至18.4倍,待目前較低迷的投資氣氛回復及量能揚升後,陸股可望重回上升軌道。
整體來看,法人普遍看好大陸為首的亞洲國家的經濟表現。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預期美國經濟復甦預期有助提振歐洲及亞洲國家出口前景,這已率先印證在大陸、南韓、台灣等主要亞洲國家今年來強勁的出口動能。
亞洲投資題材充沛,大陸官方推動政策正常化及加強平台經濟監管,有助引導市場良性發展並維持更長期的成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