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即將展開五一長假,根據經驗,長假帶來的消費動能暢旺,有助於推升消費、內需等相關類股表現,其中,今年中國相關旅遊訂單比起疫情前、2019年同期出現明顯成長,預期5天長假的出遊人次將突破2億人次新高水準。投信法人建議可逢低布局陸股基金。
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許智洋表示,根據大陸龍頭旅遊網站統計至4月中旬數字,大陸民眾預訂五一假期的機票、飯店、門票、租車等訂單,相較2019年分別大幅成長23%、43%、114%、126%。
大陸整體經濟表現已經持續好轉,國家統計局公布3月製造業PMI為51.9,較2月上升1.3,非製造業PMI為56.3,月增4.9,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5.3,上揚3.7,預期在五一長假帶動內需市場的加持下,相關數據能維持揚升軌道。
許智洋認為,在投資情緒落底與長假效應、氣候峰會等題材面激勵下,陸股已明顯止穩,預期五一長假即將來臨前,市場交易或趨觀望,指數短線將呈現區間震盪,隨著財報陸續公布、業績成長的佐證下,高估值成長股修復可望告一段落,A股終將回歸基本面的上漲行情。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洪玉婷表示,大陸宏觀數據顯示景氣度回升,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3.9%和53.6%,較前月環比回升2.4和1.5個百分點,當前供需情況基本匹配。
大陸前兩月出口按美元計價同比增長60.6%,二年平均增速15.2%。
疫情後大陸製造業在美歐日占比均進一步提升,由於新興市場國家疫苗注射進度偏慢,年內全球製造業難以恢復到正常狀態,目前大陸製造業的競爭優勢有望保持。
過去大陸出口高增的年度,如2006、2010、2013~2014和2017,經濟增長都不差,預期經濟動能保持。
另外,就評價面角度來看,近期陸股的修正凸顯估值優勢,目前滬深300非金融本益比回落至18.4倍,待目前較低迷的投資氣氛回復及量能揚升後,陸股可望重回上升軌道,若投資人要搭上大陸股市打底後的補漲行情,包括核心消費、原物料級非核心消費等三大產業,是值得關注的焦點,而長線則持續看好內需消費產業龍頭,以及政策高度扶持的新能源、太陽能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