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428魏喬怡/台北報導

三利多湧現 生醫基金逢低進場

疫情減緩下,其他類型手術需求逐漸回溫,醫材類股營運前景相對看好

image
生技醫療基金績效表現

 全球疫苗開打後,生活回歸正常,加速醫材需求回溫,使得2021年以來,醫療保健指數持續強壓生技指數,法人預估,4月中下旬重要醫材類股財報陸續公布,可望挹注股價動能,生醫基金後市看好,建議逢回加碼或定期定額進場。

 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李淑蓉表示,美國施打疫苗速度比歐洲快,預估到今年中有機會出現群體免疫,屆時生活回歸正常,對醫院來說,疫情減緩下,佔據病床情況大減,讓其他病患回流醫院,加上其他類型手術需求也逐漸回溫,醫材類股營運前景相對看好。

 李淑蓉強調,現階段布局醫療保健與醫療保險等類股,可持續受惠三大利多,一是拜登三大新政上路,不少項目與醫療保健相關,讓美國醫療相關次產業,出現政策潛在利多;二是疫情改變市場生態、疫苗激增醫療新需求;三是疫後醫療智慧化、新興生物科技潛力大。

 法人指出,疫情爆發以來,各國醫療資源集中在新冠病患治療,相對減少其他門診手術醫療,但醫治新冠的新藥、疫苗、檢測、醫材等產品研發、擴產卻加速進行,加上各國政府、大廠及創投皆擴大投入,持續推升相關個股表現。此外,疫情加速精準醫療科技發展,特別是強調細胞治療產業,分別為組織修復或重建的再生醫療、鎖定癌症的免疫治療及針對遺傳疾病的基因治療,預估2021年整體市場仍看好針對癌症腫瘤技術、基因與細胞治療、與基因編輯三大次產業領域。

 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表示,近期歐美各國開始施打疫苗,及拜登推出的紓困振興方案一波接一波,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進一步調高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到6%,創40年來最大增幅,顯示景氣開始進入強勁的擴張期,有利醫療相關類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