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428陳碧芬/台北報導

台灣消費者信心 13個月高點

然大宗商品近期價飆,「國內物價水準信心」連四降,通膨預期上升

image
台灣消費者信心指數

 中央大學27日公布,4月台灣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數77.28點,上攀到13個月新高;六項指標中上升幅度最多指標為「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月增4.4點至56.9點的14個月新高。不過,大宗商品價格近月來漲價明顯,廠商成本增加,市場終端的消費者將承擔物價上漲的壓力。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指出,4月CCI調查的六項分項指標中,包括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投資股市時機等四項上揚;購買耐久財、對物價水準的信心等兩項則是下降。

 中大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4月調查「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為56.9點,月升4.4點,為「顯著上升」,且重回2020年3月疫情剛開始全球擴散的水準,反映民眾對於股票投資的疫情陰影已經掃除。

但投資股票信心指數的長期平均值是75點,和4月的56.9點還有不小的差距,反映民眾後續對台股信心空間還很大,「台灣這波股市上漲有基本面支撐」。吳大任指出,台股大盤1萬點時,大家就擔心股市會不會漲太多,至今大盤走升到萬七,愈來愈顯露台股基本面強健,和台灣產業結構在這波疫情受惠於科技產業的出口龐大商機,帶動民眾對股市投資信心持續增強。

 同樣是台灣民眾重要投資工具的不動產,4月CCI指數的「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調查結果為111.4點,月減0.2點;同時調查的台灣房屋「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調查結果114.9點,與3月相較亦微降0.35點,但兩者者都仍維持在100以上的偏向樂觀水準。

 吳大任分析,民眾購屋信心指數仍然居於高點,政府部會雖然持續聯手打炒房,但民眾購屋信心未見明顯動搖,主要是剛性買盤一直存在,覺得有需求的民眾,還是要買房。

此外,台灣社會習性購屋置產,在低利環境、現金流動性充沛下,持有不動產的機會成本偏低,政府打炒房只讓交易量下降,估計房市將走向「價漲量縮」。

 此外,大宗商品價格近月來漲價明顯,帶給生產廠商的成本增加,市場終端的消費者將承擔物價上漲的壓力,「未來半年國內物價水準的信心」4月為42.6點,已連降四個月,信心降低顯示民眾預期通貨膨脹的心理正在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