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424陳碧芬/台北報導

製造業缺料 成不確定因素

 製造業缺料問題造成上游的原物料價格上漲,也觸動潛在的通膨壓力,台灣經濟研究院23日表示,生產線缺料、搶料已阻礙正常的產程安排,龐大訂單難以準時出貨,成為製造業看好未來半年景氣占比下降的因素之一,連帶台經院3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呈現微幅下滑至105.73點,連續兩月呈現小幅下滑態勢。

 台灣經濟研究院23日公布國內總體經濟預測、最新景氣動向調查結果。其中,製造業調查部分,顯示將近八成以上比例的鋼鐵基本工業與化學工業廠商看好當月景氣,亦有一半比例左右的電子機械業廠商看好當月景氣表現。惟,整體廠商對未來半年景氣看法部份,看好廠商由2月的52.5%減少9.0個百分點至43.5%,看壞比率由2月的4.1%增加2.5個百分點至6.6%,權重較大的電子機械業、鋼鐵基本工業與化學工業看好未來半年景氣的比例接近五成,其餘產業則多以景氣持平與好轉看待。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已隨著各國陸續接種疫苗而逐漸淡化,全球經濟需求仍呈現穩健回升的態勢,特別是美國與中國是今年全球經濟復甦的兩大領頭羊,亦有助於傳產拉貨需求樂觀成長。

 台經院仍提醒,源自防疫措施干擾以及貨運運輸緊繃,使得近期國際原油與原物料價格走高,同步帶動交通及通訊類價格指數回升,加上近期全球供應鏈面臨不同程度的衝擊,從德州暴風雪、颶風,再到日本車用晶片公司瑞薩那珂廠大火,長榮長賜輪擱淺蘇伊士運河等事件,進一步衝擊原已緊繃的供應鏈。

 根據IHS Markit的調查指出,供應商交貨時間拉長,且短缺問題推高價格,工廠投入生產的成本逼近十年高點,連帶推升產品價格,故預期企業可能將成本上升轉嫁給消費者,引發通膨疑慮,因此台經院將原物料缺料所引發的問題,列為影響今年經濟情勢的重要不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