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對環境、經濟及社會造成之影響與衝擊日益嚴重,近年全球加速減碳,全球已有127個國家宣布2050年淨零排放(Net Zero),我國鄰近日本及韓國亦已公開承諾,中國則提出2060淨零的目標。
今(2021)年1月美國拜登總統上任後,隨即發布重返巴黎協定之行政命令,將氣候危機納入美國外交政策與國家安全之中心考量,並且明確宣示在2050年以前達成淨零排放。
我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是國際少數將國家長期減量目標入法者,立法時明定國家長期減量目標在139年(2050年)排放量減少至基準年(94年)排放量50%以下,與目前國際減量目標差距甚大。
此外,隨著歐盟在其「綠色新政」明確宣告,將於2023年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碳關稅),商品從不積極減碳國家或地區進口到歐盟時,將被課較高的關稅或要求購買歐盟碳權;美國拜登總統也提出將針對未能履行氣候和環境義務的國家,就其碳密集型產品實施碳關稅或配額;日本在去年底提出「綠色成長策略」也有相同規劃。因此,以貿易政策手段達到全球候變遷減碳目標之輪廓已逐漸成形。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長期關心水土保持、氣候變遷,持續追求人群公義與健康福祉議題,並辦理系列座談。再省思檢討,找出更佳、更長遠的對應策略,期望各界一同「承擔與試煉」,共同面對氣候變遷調適的挑戰 !
●日期:2021年4月15日(四)09:30~12:40
●地點: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3樓梁國樹國際會議廳(近辛亥路三段與復興南路二段交會處)
●聯絡人:02-2306-5297轉306、308劉小姐
●主辦單位: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行政院環境保護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