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414台股資深分析師連乾文

美股財報正面居多,留意債券殖利率波動

image
加權指數日線圖

經濟事件分析:

 美國Fed預計未來幾個月內經濟與就業將加速成長,每個月可創造近100萬個就業機會,通膨可能適度高於2%,美Q1企業獲利估應可達24.5%,本周財報公布多為如小摩、富國、高盛、花旗等金融股及百事可樂、達美航空、美鋁等傳產股,因此美股震盪幅度加大。

較大變數是美公債標售,美國本周估標售620億美元公債,拜登宣布2.25兆美元基建後,預計4月下旬公布規模1~2兆美元美國家庭計畫,因此還是要注意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變化。中國也將公布Q1 GDP,市場預期年增率將大幅成長18.3%,IMF估中國2021年經濟成長可達 8.4%。台股173家上市櫃公司3月營收創歷史新高,估計5月中旬前公布1Q財報是報佳音多,對大盤有正面助漲作用。

產業變動分析:

 自2月以來智利新冠確診人數幾乎直線上升,智利是用中國科興疫苗,雖接種率已超過57%,但保護率顯然不足,導致智利將在4月5日至5月1日封國一個月。智利是全球第二大鋰供應國,智利阿塔卡馬鹽水湖佔世界鋰儲量的29%,封國已使碳酸鋰價格大幅上漲,碳酸鋰在4月6日約8.7~9.5萬元,年漲達113%。

中國鋰電池出貨量估2021~2025年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5%,中國市場對鋰需求強勁,有74%來自智利,2月時曾高達90%,目前碳酸鋰庫存水位非常低,智利封國1個月估未來5~6月碳酸鋰可能出現20%以上的短缺,造成台股電池原料股大漲。另韓國SK創新與LG電池訴訟戲劇性地達成協議,使得美國本地鋰電池貨源獲得解決,也使電池股大漲,主要SK創新與美研究高達1,000能量密度的電池,原估2025年才有900能量密度電池,這將使電池技術大躍進,對電動車成長大有幫助。

盤勢分析及選股:

 雖然大盤依然高檔震盪,但個股卻差異很大,如世芯-KY、祥碩等就遭消息面利空衝擊,不過估這是少數個股事件,通常都有簽商業行為不能轉做軍事用途,個股選擇應仍以Q1財報獲利佳為主軸。

面板目標價再度被大幅調高,3月面板價格再漲1.57%,大尺寸面板價格上漲除需求外,面板資本支出大幅減少更是關鍵,在2018年約110億美元、2021年降至44億美元,估計上半年供不應求2%,下半年可達4%,Omdia預估面板價格在Q2將再上漲12~20%。驅動IC估計在2021年缺貨還是難解,大摩估Q1供不應求7%、Q2供不應求12%、Q3供不應求更達15%,因此驅動IC族群仍是IC設計主流。

瑞昱的1顆小IC引發全球缺貨風暴,現在NB與主機板供貨缺口有高達三~四成,關鍵在瑞昱的Audio+ LAN晶片(網路音效晶片),瑞昱在NB市佔逾7成,高通、博通等多款晶片交期拉長30~50周,巴西將舉行全國大選,若拿不到足夠的瑞昱Audio晶片,將無法生產投票機,估計聯發科、聯詠、瑞昱等IC設計股仍將是盤面主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