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412富蘭克林華美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郭修伸

電子與傳產輪漲 投資氣氛樂觀

 市場分析:  受美股表現帶動,近一周台灣加權指數持續創新高,連續四日收紅,上周五(9日)開盤爆量、買壓湧現,開低後盤中拉高、收盤指數16,854.1點、下跌72.34點,成交量4,483億元,但周線收紅。

 4月又進入財報公布,先是3月營收、再來公布第一季財報表現,消息面影響,市場訊息偏多,難免震盪整理。後勢可以繼續觀察電子與傳產類股,電子股由上游輪動到中游類股作表現;傳產類股則受惠於全球疫情逐漸解封,歐美人士戶外運動需求上升,包括運動服飾與器材,皆成為話題風向。

 觀盤重點:

 由於4月來前四個交易日台股表現不凡,指數再創新高,由3月31日收盤16,431點漲到8日收盤達16,926點,上漲近500點,9日盤中高檔還突破萬七關卡。由近期盤勢觀察,電子上游權值股如台積電、聯發科、鴻海等重新領軍向上,而傳產類股中如鋼鐵、塑化、紡織、航運與生技等表現亦不俗,各類股輪動快速。

 歐美客戶半導體分散供應鏈,轉單與因新冠疫情而增加備貨庫存,拉貨效應,預估將可以延續至2021年第二季,持續補充庫存的需求仍存在。部分產品因為缺工、缺料與產能建置時間較長,因此短期擴充不易,後續股價表現也仍待觀察,可以分散投資產業之比重。

 投資建議:

 由於新冠疫情與美中貿易摩擦,客戶提高備貨與轉單效應持續發生,預估訂單吃緊狀況將延續至2021年第二季,從元富券商報告顯示,自2017年美中貿易戰之前,台灣出口美國佔比11.7%與中國佔比41.1%,經過這三年多,2020年底台灣出口美國增加為14.6%。台灣出口中國則增加為43.7%,故貿易戰後有利於台灣出口產業成長。

 觀察全球感染新冠疫情人數已有下滑跡象,新冠疫苗已經在2020年12月由歐美國家開始施打,目前施打速度有加快狀況,美國單日可施打超過276萬人,人數還有加快空間,而英國預計7月全國人口可以施打完畢,在施打進度逐漸提升下,有助於市場對2021年經濟活動恢復,也有助於消費類股回溫。

 目前看到的傳統產業如:電動汽車、車用零組件、航運、運動休閒、零售與餐廳等,因實體經濟活動逐漸恢復,且在中國經濟快速回溫下,預計中國內需受惠廠商值得重點觀察。

 台股操作策略上,目前持股仍以晶圓代工、記憶體、被動元件、連接器、IC設計等為主,非電子類股則以電動車、汽車零組件、自行車材料相關類股為主。針對後疫情時代,全球消費復甦,也推估食品、餐廳、戶外活動、汽車、旅遊等皆可望逐漸改善,將進一步布局,若投資人無法自行判斷選股、進出時點,建議可用台股基金做中長期定期定額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