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勢分析: 第一季即將結束,全球經濟逐漸重新啟動,盛傳拜登政府正在研擬規模逾3兆美元的振興方案,果真實行,可望帶動全球回升動能,本年度景氣再次下滑機會微乎其微。
台灣去年抗疫有成,經濟成長率達3.1%,今年復甦勢頭不變,2月份景氣對策信號的綜合判斷分數達40分,燈號轉亮紅燈,是自2010年9月來的首度紅燈,由於領先、同時指標仍持續上升,本月份再度紅燈機率高。
1995年以來,景氣對策燈號只有出現過7次的紅燈,分別是2004年5月、2010年的1、2、3、4、7、8月,雖皆有前一年(2003、2009、2020年)低基期的因素,惟這次的綜合判斷分數為近32年新高,力道和廣度將更加明顯。
各產業類別中又以外銷產業最熱,2月外銷訂單金額425.9億美元,年增率達48.5%,又以資訊通信、光學器材、電子產品成長幅度最大,預估3月外銷訂單金額,約在545至560億美元之間,年增率則在35.4%至39.1%,上半年將是淡季不淡。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提及,當經濟從疫情中復原,將會逐漸縮減每月1,20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推估年底年Fed很可能開始減少購債,金融市場將難免震盪,惟升息至少要等到明年以後,資金寬鬆的大環境,應該不至於立即有所改變。
外資今年以來賣超約3,387億元,近期國際美元走強,新台止升微貶,資金尚未出現回籠跡象,由於外資是權值股的主要推手,預期股市短線高檔有限。然而,台股權指數自去年11月站上季線後,歷經春節長假、3月初美股重挫的衝擊,始終未跌破,目前季線上升到15,700點上下,可視為下檔有效支撐,行情以區間整理個股表現為主。
操作建議:
長線牛市格局未變,持股水位仍可維持七成,以低本益比、低股價淨值比、高殖利率的價值型股為主,可以逢低承接如高股息、低波股利精選30、優質高息、高息低波等ETF作為基本部位,剩餘資金加碼成長股作為輔助。
先前提及的紡織股如南紡、新纖等已經突圍而出,下游的儒鴻、聚陽創高後回檔,上游的南亞底部逐漸墊高;高價而低基期廣隆、拓凱、豐祥-KY等整理姿態亦高,或可望在光學眼鏡股之後輪動;電子股如瑞儀、力成、大聯大等,以今年獲利預估,也是穩健成長,本益比皆不到12倍,底部逐漸墊高。
市場將英代爾砸重金在晶圓製造解讀為要挑戰台灣的台積電與南韓三星,可能劃錯重點,事實上,疫情、塞港造成供應鏈混亂,加上強權博弈,「關鍵供應鏈在地化」逐漸成為各國政府和品牌大廠的核心思維,設備材料廠商可長期追蹤,國際重量級大廠如應材與艾司摩爾,率先創新高,已經揭露此一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