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329單驥■國立中央大學榮譽教授、APIAA 院士

電動汽機車戰局 台扮什麼角色?

image
 ●台灣電動機車的發展,既無可能一統台灣市場,也就無可能大量輸出,形成一個「不生、不滅」的困局。圖/本報資料照片

電動車已是21世紀汽車工業的新趨勢,不論是老牌的美、日、德等國的國際知名汽車廠,或是新起之秀如美國特斯拉、中國五菱等,大家都猶如不能輸在起跑點般,在研發及製造上全力衝刺,以期佔得一席之地,一場電動車的世紀大賽已儼然開打。

 爾今,就台灣而言,我們的挑戰是:只能當個事不關己的旁觀者?或是當個隱形的重要零組件供應者?或是當個積極的國際品牌締造者?

 網路上有個流傳的說法是,特斯拉的老板馬斯克談及台灣雖是電動車許多高階重要零組件的供應者,但卻無法成為完整電動車的製造者時,他認為,這是因為台灣的企業家沒有想像及整合的能力。本文無法印證此一說法是否真切,但此一「說法」或值得再做檢視。

 就台灣過去三、四十年,以中小企業為發展骨幹的模式來說,在產業的結構上,是由下而上:即是由小再長大;而不是由上而下:即不是由大企業向下帶動中小企業。上述發展模式已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在新興的電動車行業裡,它也很難跳脫這個模式。

 此外,現今世界電動車的行業裡,世界級的大廠均已磨刀霍霍,相對於我國的世界級大廠如鴻海來說,代工的模式已是成熟而可靠的成功方程式,只要願意,它當然可應用在電動車的發展上。

 因此,不論就廠商規模、大廠主導、區域內的自由貿易協議、長期且鉅額的研發支出乃至長期的虧損、國際品牌的佈建、全球維修站的維持及各國政府優先採購國產車等因素下,都不必然是台灣的相關業者所願意承擔的。為此,我們很難能合理地期待一個台灣品牌的電動汽車廠在未來國際的電動車市場上能佔有一席之地。

 上述的說法的確讓人有些失望,但也是實情,若不能深刻地體認此一事實,不論是企業個別的資源,或是國家的資源恐將完全虛擲,不可不慎。為此,一個合理的期待是,如何讓台灣能成為電動車關鍵性零組件的供應者,且能有效地抗拒外國廠商及外國政府要求,異地生產的壓力。

 相對於電動車的情況,電動機車在台灣的發展相對的條件比較有利些,至少,台灣已有國產的整輛電動機車的成熟技術,且已成功上市,並獲市場好評。然而,它離一個國際成功品牌的路途仍是十分遙遠。

 首先,就國家政策來說,台灣這個機車王國是否能確定電動機車的長期發展藍圖就有很大的矛盾。在行政院賴院長時,訂定的2035年台灣新售機車須為全電動機車的目標,就在蘇院長上台後旋即被推翻,因此,至少在目前,我們尚看不出國家在電動機車發展上的明確政策。

 其次,國內的主要機車業而言,多為日系廠商,其或受制於母公司的政策,故可能也沒有在台灣研發電動機車的明確政策與決心,因此,或不能有過多的期待。而其是否會對台灣電動機車的發展造成牽制力,或也值得觀察。

 再者,就電動機車是否採電池交換或是採充電系統,也是兩種可能的商業模式,現今在(政府採購)政策上,似乎很難獨厚哪一方,而此,更增添打國際盃的困難。

 易言之,台灣電動機車的發展,因不是由上而下、由大而小,故在戰國時代「列強」的競爭與掣肘下,它既無可能一統台灣這個小市場,也就無可能對外大量的輸出,這就形成一個「不生、不滅」的困局。當然,這是我們最不願見到的情況,我們政府在這關鍵性的時節點上,可有何對策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