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304

政府應重啟曾文水庫越域引水計畫

 近期水情拉警報,尤其是中、南部情況更為嚴重,不少水庫的有效蓄水量已不到20%,台灣目前正處於枯水期,要等到五月梅雨、颱風雨次第而來,才會降下豐沛的水量,也才能解除旱象,如何從根本解決這個問題,不僅攸關民生問題,也是產業能否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

 其實,台灣雨水豐沛,本來不應有缺水問題,只是雨水往往集中在5~10月落下,11月至次年4月則屬枯水期,豐水期與枯水期的降雨量比率(豐枯比)懸殊,於南部甚至已達9:1,意思是九成的雨水都降在豐水期。由此可知,若不以水庫、人工湖把豐水期的雨水留住,枯水期便難逃缺水的命運。

 今年的情況正是如此,由於去年豐水期雨量不如往年,加以沒有足夠的水庫及人工湖可留住雨水,遂出現如今水情吃緊的情況。根據水文資料,台灣的雨水有八成流入大海,水資源利用率不到兩成,解決之道就是要想辦法把豐水期的水留住,待枯水期才不致於年年祈雨,月月抗旱。

 這個道理,政府水利單位並非不知道,因此早年蓋了不少水庫,今天大台北之所以水情穩定,正因為1980年代興建了翡翠水庫,這座水庫有3.4億立方米的蓄水量,足以留住豐水期的雨水而使大台北地區一年四季供水無虞。依據最新統計,目前翡翠水庫仍有逾八成的有效蓄水量,如果沒有翡翠水庫,今天大台北和中、南部吃緊的水情,並無二致。

 早年政府並非只顧到台北,只興建翡翠水庫,事實上在翡翠水庫完工的同時也研擬於高雄興建美濃水庫,依規劃美濃水庫與翡翠水庫規模相當,可改善南部長期缺水的問題,此一規劃歷經環評、與當地民眾溝通,然而最後由於未獲民意支持而作罷,隨後經濟部思及「高雄地區有水無庫,而曾文水庫有庫無水」若能將荖濃溪、旗山溪及草欄溪豐沛的水量引入全台最大的曾文水庫,以曾文水庫蓄水量高達6億立方米而言,越域引水若能完工,每天可增加60萬噸的供水,南部缺水問題即可迎刃而解。

 「曾文水庫越域引水」於2003年報行政院,行政院交付經建會審議通過後開始執行,正當東、西引水隧道逐年推進,原訂於2012年完工,不料於2009年八八水災重創小林村,越域引水工程被當地居民認為是小林村崩塌的原因,雖然後來經工程會調查報告證實兩者無關,然而這一報告始終未被民眾接受,以致此一越域引水工程停擺至今。

 我們認為,「曾文水庫越域引水計畫」確實是解決南部缺水的良策,歷經八八水災之後的地形、地貌或許有所改變,居民或許仍不放心,惟這一切自應以科學的方法、理性的溝通加以克服,而非無所作為地讓這項計畫前功盡棄,束之高閣,試想如果當年能於2012年順利完工,把荖濃溪、旗山溪的水源引入曾文水庫,今天南部的水情何致如此?

 政府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裡,水環境建設的預算八年投入近2,000億,這筆經費不可謂不大,前瞻計畫在水環境的規劃總目標是增加常態供水每日100萬噸,開發多元水資源增供水量,伏流水開發、再生水、深層海水取水、大安大甲溪水源聯合運用等等,卻未見「曾文水庫越域引水計畫」的復工研究,相較於其他計畫,曾文水庫越域引水計畫對於改善南部供水有其優越性及不可替代性,況且這一計畫已執行了一半,若能排除萬難,竟其全功,應比其他計畫更容易有立竿見影之效。

 日前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前往高雄視察「台灣亞灣區發展案」,行政院當場宣布5年110億結合跨部會能量投入園區開發,以吸引5G、AIoT、智慧機械等高端先進技術,讓高雄成為南台灣接軌國際的重要窗口,這同時也是政府「大南方計畫」重要的一環。此外,經濟部長王美花於今年元月也表示,政府打造半導體供應鏈生態系所規劃的半導體先進材料與零組件園區,也預定落腳高雄。然而,政府投入這麼多的資源所擘畫的遠景,不論是大南方計畫、數位經濟、半導體先進材料供應鏈,若沒有穩定的水資源豈能實現?若每年都得提心吊膽的抗旱,廠商投資意願必然要大打折扣,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

 因此,我們認為政府在前瞻計畫2.0裡應針對停擺多年的「曾文水庫越域引水計畫」進行復工評估,讓這項已進行一半的工程能竟其全功,在最少的預算及最小的社會成本下解決南部缺水問題。須知,沒有無虞的供水,非僅產業無法穩定發展,民怨更將漫天蓋地而來,一切執政的努力須臾化為烏有。這一波旱情提醒我們水資源的重要,也告訴政府整個水環境計畫絕不能「紙上畫畫,牆上掛掛」,而必須在前瞻計畫2.0裡認真考慮、重新定位,若能如此,本次缺水危機反而可以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