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208郭奕麟■阿里巴巴國際站亞太區總經理

以三大關鍵思維部署2021 企業迎接逆、轉、勝

新年伊始,許多企業正著手制定未來一年的發展策略和規劃。過去一年來,新冠肺炎使跨境貿易遭遇重重阻礙,春江水暖鴨先知,首當其衝的中小企業資源早已積極投入數位轉型。大型企業卻因經營穩定,在中小企業相繼投入數位轉型時,仍仰賴固有貿易模式而未及早部署轉型策略。但,延燒迄今已一年餘的疫情已改變許多大型企業的心智。

 除了疫情再起,近一年來全球貿易市場中數位化經營與銷售數據的成效,都讓許多大型企業驚覺恐將錯失全球貿易數位化發展中的巨大商機。筆者認為,此刻正是台灣大型企業投入數位轉型的最佳時間點,原因有二:

 買家全面數位化,流量紅利錯過不再:疫情促賣家數位化尋求新商機,買家也透過線上平台尋找優良供應商。以阿里巴巴國際站為例,全平台買家數2020年增長100%,實收交易額同比增長101%。說明現在正是大量買家從線下轉線上的時間點。若企業尚未投入線上平台,可能錯失流量紅利與和買家建立關係的時間點。電子式安定器大廠安雄電子原認定紫外線燈(UVC)是夕陽產品,準備進行淘汰,卻在疫情爆發後發現,阿里巴巴國際站上的買家正積極搜尋UVC產品,因此及早備貨,更從去年3月起獲得翻倍的詢盤量,及時掌握防疫商機。

 第二波疫情再起,超前部署減緩衝擊:2020年已證明提前規劃轉型並建立電商團隊與心態的企業,在全球線下外貿活動暫停下仍可持續成長。數位轉型並非取代原有外貿模式,而是在原有業務拓展模式上增加新的拓銷平台,企業主唯有超前部署,才能為未來可預見的衝擊提早做好準備。

 就筆者長期觀察,中小企業投入數位轉型的出發點,往往是企業主的一次起心動念,進而從企業內徹底推動。規模大、組織架構穩定雖是支撐大企業營運的優勢,但也因內部層級較多導致決策過程冗長,成為轉型的絆腳石。數位轉型策略固然不能如法炮製,大企業仍可借鏡中小企業的成功經驗,做為規劃新年度企業經營策略時的參考。筆者認為,大企業要轉得「順」,須掌握以下三大關鍵:

 一、時刻居安思危,及早投入轉型評估:企業主須意識到,儘管現有的經營與貿易模式仍能維持企業營運,但是否可延續到未來五年、甚至十年?大企業更應思考以自身體量投入線上平台,可多爭取到多少商機與收益?在未受重大影響的情況下居安思危,保持危機意識,是企業轉型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

 二、建立關鍵團隊,電商心智深植企業:經營者的心態往往是企業數位轉型成功與否的關鍵,若將投入跨境電商當作多一個外銷通路,並未思考對產品研發、生產乃至組織的全面性影響,便很難收穫數位轉型的正面成效。主事者須認清數位轉型的重要性及數據的價值,從組織內部開始全面性地建立經營電商的心智和思維。

 三、擁抱數位模式,善用平台與資源:面對全球性的數位化外貿趨勢,企業應善用蓬勃發展中的跨境電商平台和資源,例如阿里巴巴國際站就透過學習對象分層的客製化課程來協助企業逐步在數字化外貿上軌道,也邀請經營成效佳的企業分享成功經驗,不論是初次接觸數位轉型或是已有長期經驗的企業都能倚仗平台資源掌握全球商機。

 綜上所述,對於尚未投入數位轉型的企業而言,現下正是錯過不再的最佳時間點。企業應居安思危,把握超前部署的時機,才能在即將迎來第二波疫情高峰的當下,將逆境化為轉機,轉型迎接勝利,打出一場漂亮的逆、轉、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