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201陳碧芬/台北報導

央行澄清 美未批評匯市調節

 台灣被美方列為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和與央行近日在台北匯市調節「沒有關係」,中央銀行發布新聞稿,強調美國2020年12月發布的報告中,並沒有「敦促(urging)」台灣央行讓新台幣進一步升值(appreciate further)的說法。

 央行指出,109年12月台灣被美國財政部列入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的主要原因有兩項,一是台灣對美貿易順差逾200億美元,另一則是台灣經常帳順差對GDP比率逾2%,因此觸及兩項美方檢視標準。

 針對台灣對美國商品貿易順差持續擴大,央行也分析原因有三:中美貿易及科技爭端的轉單效應;美國強化資安要求;疫情下的宅經濟升溫等因素,帶動美國對台資通訊產品的進口需求大幅增加。

 根據央行統計,美元對新台幣自2019年底至2021年1月29日共升值5.96%,升幅小於歐元、人民幣。

外商銀行貨幣分析師認為,新台幣此波升值和新興市場貨幣方向一致,且關鍵出在美元進入周期性疲軟,新興市場貨幣若一路強升,對各經濟體經濟都會不利,「可以理解,許多央行都會採取市場調節」。

 歐系銀行觀察指出,目前台灣出口結構是依賴基本面優勢,匯率對台灣出口的重要性下降,同時,新台幣雖對美元升值,但名義有效匯率(NEER)仍相對穩定,意味其他貨幣升值更多。

 但外銀也認為,在美元走弱和存在地緣政治風險的情況下,台灣央行引導新台幣走弱會「愈來愈困難」,並且成本提高。外銀財富管理估測,美元已過了大跌的高峰,但在2021年上半年仍會維持相對弱勢,沒有大幅升值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