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130台北訊

陳明貴書畫古翫 冠絕藝林

image
 ●陳明貴,《蒼龍詠志》,140 x 52cm 2020年。 圖/陳明貴提供

 在臺灣的書畫界,沒有人不知道陳明貴先生,他的書法、山水創作以及古翫收藏,可謂冠絕藝林。此外,尤為難得的是,陳明貴每年年底個展,幾逾三十載!去年底以《目擊道存》為名的展覽,在疫情影響的低迷藝術產業景氣下,是少數成交總額近二百萬的中國書畫展。

 陳明貴二十學書,三十習畫。在他書畫路之始,即對南張北溥驚為神人,後目睹江兆申書畫,嘆服其文人氣象華滋韻遠。陳明貴屬於天助自助的書畫家,也遇到不少貴人提攜,如機緣侍乎朗秋、蓴波二師,潛習江派文人山水時近七載,也薰陶於張光賓、戴蘭村與汪中等諸多前輩遺老,繼而從中韜養心性,宏大器識。

 所謂「士先器識而後文藝也!」對這段時期的陳明貴著實影響巨大且深遠。

 陳明貴的山石圖成名頗久,從師古人之跡而後師古人之心。前年陳明貴的山水以巨松入畫,令人耳目一新,去年底個展推出的作品《蒼龍詠志》透露出生機勃發、清奇雅趣之風,尤其強烈扭曲幾近變形的巨松,在透過視野角度的變換下,巨松猶如蒼龍蟄伏於崇山大石間,不僅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其奇思巧構,變幻合宜的畫風尤為靈動而鮮活。

 他說,早年曾佇立吳鎮《雙槐圖》前而頗受觸動,經二十年後的積澱與淬礪,終能找到心中的筆趣與墨韻,開創出獨特的繪畫風格。

 文人畫存在的價值感需經漫長時間的檢視,有人如煙火般絢麗後即逝,有人終身碌碌而無為,只有極少數擁有深層文化靈魂與無時無刻挑戰自我的畫家能將創作流傳下去,甚至影響數十年後的中國畫風格,陳明貴很明顯是這類的先行者。

 在展場中除了巨松、奇巖動人心目外,那八尺隸書大對聯、魏碑榜書,以及畫面上娟緻精工的題字,亦是令人無比震攝!於一大一小之中兼合氣勢與典雅,進而從容有度,這既是陳明貴對藝創的信念,也是他道存於古今天人之間的生命態度。

 新春伊始,陳明貴表示未來不會再侷限於一年一次的展覽,他應該可以為中國書畫做出更多的貢獻。此番宣言也讓書畫界非常期待與關注他今年的動向,希望能在藝術產業寒冬中增添些許的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