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117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鄭凱安

半導體三巨頭 展開先進製程競逐

高效運算需求點火 台積電、三星、英特爾爭霸

image
半導體三巨頭 展開先進製程競逐
半導體三巨頭 展開先進製程競逐   圖/美聯社、台積電官網

5G、AI、雲端運算等高效運算需求持續增加,驅動半導體先進製程的發展,在半導體微縮技術難度與研發成本不斷提高下,半導體先進製程逐漸成為被少數IC製造廠壟斷的技術,也驅動了台積電、三星與英特爾等近年在先進製程的競逐。

 過去50多年來,IC製造廠主要遵循著摩爾定律,意即固定面積的電晶體數量每二年達到倍增,持續推動半導體製程微縮,其中最主要的重點技術就是定義電晶體特徵尺寸大小的微影技術。隨著製程微縮的持續推動,代表電晶體尺寸的微影技術節點不斷縮小,從1980年代的微米等級,持續進化到2004年以後的奈米等級,乃至於2020年台積電與三星導入量產的5奈米。

 微影技術節點的推進,主要依循全球主要IC製造相關協會聯合擬定的國際半導體技術道路圖(ITRS)。2004年進入90奈米節點後,面臨持續微縮的技術挑戰與成本壓力,ITRS參與成員、也就是主要IC製造商陸續退出先進製程研發,從2001年的19家逐漸減少到2016年的五家:台積電、英特爾、三星、GlobalFoundries以及聯電,中國的中芯則緊追在後,確立了半導體專業代工產業生態,晶片規格也不再由IC製造商所主導,而是由系統需求、IC設計業者與IC製造商共同決定。

 ITRS也在2017年功成身退,取而代之的是更著重於新系統需求的國際元件與系統路線圖(IRDS),隨著聯電及GlobalFoundries相繼在2017及2018年宣布放棄7奈米以下製程研發,全球半導體先進製程最終聚焦在台積電、英特爾與三星三家大廠。

 在先進製程技術的發展中,英特爾在早年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技術超越台積電與三星一個世代。然而,在2014年進入14奈米製程後,英特爾在下一世代10奈米技術節點的研發陷入瓶頸,而台積電與三星趁勢迎頭趕上,於2018年分別導入7奈米量產製程,並於2020年先後導入5奈米量產製程。

 英特爾雖於2019年導入了10奈米量產製程,但已落後台積電與三星一年左右,並影響自製高階晶片的產能與競爭力,為遏制高階晶片的市占率滑落,英特爾在積極投入下一個技術節點研發的同時,也不得不對委託台積電或三星來完成部分晶片製作的方案,進行審慎的評估。

 在電晶體結構選擇方面,目前台積電、英特爾、三星都採用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結構,而下一世代的電晶體結構是所謂的環繞式閘極(GAA)結構,藉由更大的閘極接觸面積提升對電晶體導電通道的控制能力,從而降低操作電壓、減少漏電流,有效降低晶片運算功耗與操作溫度。

 技術領先的台積電在3奈米節點則預計持續採用FinFET結構,並規劃在2奈米節點才導入GAA結構,但落後的三星與英特爾,則選擇在下一技術節點(三星在3奈米,英特爾在5奈米)就導入GAA結構,試圖藉由GAA結構的優勢提升晶片的效能,來因應與台積電之間的競爭,三星更是規劃提前於2021年導入3奈米GAA量產製程,在技術節點的突破時程上再次取得領先地位。

 為達成晶片運算效能的持續提升,摩爾定律要求每二年固定面積的電晶體數量倍增,但是,隨著技術節點的推進,微影技術以及搭配的薄膜、蝕刻等技術挑戰與研發成本持續高漲,歷經50餘年的摩爾定律已經面臨極限。以台積電與三星為例,每一技術節點的尺寸微縮已經無法達到電晶體數量倍增的目標,必須藉由新的方法增加電晶體的密度。

 根據IRDS的規劃,在2021~2022年以後,FinFET結構將被GAA結構所取代,而半導體先進製程將會邁入2奈米技術節點,但在此之後,製程微縮的難度與成本將會難以承受,取而代之的是在相同的技術節點中發展新的電晶體結構,其中主流的技術發展方向,就是透過電晶體的向上堆疊增加電晶體的數量與密度,再下一步則是透過調整電晶體上方的金屬內連線結構,壓縮內連線空間形成更密集的電路交錯堆疊,以縮小邏輯單元的整體面積。預期未來10年,電晶體與內連線堆疊技術將是半導體製程研發的主要方向,需要IC設計、製程、材料、封裝以及製程設備等所有相關技術的密切配合。

 摩爾定律面臨極限,以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OSFET)為主的矽電晶體,在2奈米技術節點之後已面臨技術與成本的雙重瓶頸,新的晶片結構如電晶體與內連線的3D堆疊設計已被確立為未來十年的發展重點。

 面對晶片運算效能提升的需求,IC製造業者必須持續投入研發,而在既有製程技術的精進以外,新結構、新材料或新元件物理的發展將是新的競逐重點。(本文作者為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鄭凱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