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成本貴三倍,壽險業「豁出去」了。新台幣匯率2021年持續看漲,壽險業今年初決定賭一把,降低避險部位,省下買NDF(無本金遠期外匯)避險的成本,用自然避險或增提外匯價格準備金因應,以免肉包子打狗,完全無回收可能。
新台幣2020年最後一天守住28.5元,但盤中早已逼近28元,壽險業者表示,一個月期NDF報價年化後成本是10%左右,三個月期也要7.4~7.5%,與2019年底一個月期NDF約3.6%、三個月期約2.7%附近相比,NDF價格一年內貴三倍。
亦即以目前的報價來看,新台幣短期升值壓力極大,且大家都在想辦法針對新台幣萬一升破27元,甚至是逼近26元進行避險。
壽險業者表示,若明知新台幣匯率短期會強升,且無法避免,再一直花重金買NDF避險,雖獲利可以「平穩」,不會因匯損而大賠,但花出去的成本再也無法回收,加重匯兌成本,不如拿這些錢增提外匯準備金,匯損金額的50%可用外匯準備金沖抵,有助平穩損益,且新台幣若未來貶值,還有沖回機會。
據保險局及保發中心統計,到2020年11月底壽險業國外投資達新台幣18.55兆元,其中約50%是用換匯方式(CS)避險,即成本目前約低於1%,若匯出時沒有用CS避險,之後就只能用NDF避險,壽險業完全沒有避險且會影響損益部位約近新台幣3.7兆元,若都要用NDF避險,一個月成本就是200~300億元,因此壽險公司會酌量打開,不避險或用一籃子貨幣方式避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