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1229呂清郎/台北報導

395.15億元、年減22.67% 前11月退票金額 史上次低

疫情控制良好、紓困發揮效益,企業營運資金無虞

image
2020年每月退票金額年增減

 中央銀行公布11月存款不足退票統計,累計前11個月退票金額395.15億元,創32年來新低及歷史次低紀錄,銀行授信主管認為,台灣肺炎疫情控制良好,加上政府全面紓困發揮效益,企業營運資金無虞,退票比率持續處於低檔。

 根據央行統計顯示,雖然11月單月退票金額38.83億元,較10月增加9.08億元或30.52%,前11個月累計退票金額較去年同期減少115.86億元,年減率為22.67%,僅高於1988年同期的362.11億元,即1989年以來同期新低及史上次低。史上前三季退票金額最高是1996年的4,062.41億元,當時主要是爆發台海飛彈危機事件。

 銀行授信主管表示,歐美疫情尚未降溫,甚至一波接一波延燒,反觀台灣雖再爆本土確診,但抗疫仍顯良好,反應在經濟成長維持正數,及出口創新高。加上政府4月全面啟動紓困,使企業獲得有力營運金援,結果退票情況就出現史上第二佳的時期。

 2020年至11月止的單月退票金額全部低於50億元,平均為32.93億元,與近10年來單月平均逾60億元相比,幾近是腰斬的低水準。

 今年退票金額最低是2月的27.5億元,最高的6月為49.45億元,每月增減幅度均不大。銀行主管指出,各月退票情況與疫情約是亦步亦趨,觀察衝擊最大的3月及二次疫情的6月,還有最近一波的11月,退票金額均為增加。4月政府各項紓困方案啟動,退票金額大減至36.35億元,5月降至30.76億元,7月至9月均降至40億元之,10月更低於30億元。

 據央行統計,11月票據交換張數737.66萬張,月增50.42%,票據交換金額1兆2,468億元,月增26.18%,主要是11月較10月增加2個營業日及月底峰日,票據交換張數及金額均同步增加。存款不足退票張數共5,835張,占交換張數比率0.08%,月減0.02個百分點,存款不足退票金額38.83億元,占交換金額比率為0.31%,月增0.01個百分點,主要因當月大戶退票金額增加的結果。

 11月退票金額1億元以上的大戶有4戶,公司戶及個人戶各為3戶及1戶、金額各為5.4億元及1.3億元。當月公司戶退票張數占全體比重月減0.13個百分點,退票金額占全體比重月增0.3個百分點,個人戶呈現反向同幅度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