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接受本報專訪表示,美國無限量QE為市場注入大量資金,可能推升資產性價格,但不會讓油價回到100美元以上,不致於引發輸入性通膨,2021(明)年台灣沒有通膨問題。不過,為避免大量資金進入台灣推升泡沫風險,將設計機制把游資導入公共建設及對國家長期發展有幫助的產業。
美國今年3月宣布無限量QE,大舉購債為市場注入流動性,估計釋出3兆美元,比2008年之後三輪QE規模更大,速度更快,在過多貨幣追逐過少商品下,2021年原油、金屬及農工原料行情恐怕會飆漲而再度掀起通膨。
但龔明鑫表示,過去國際資金投資範圍較小,過多資金只要投入初級原物料市場,極易推升農工原料價格,而造成通膨疑慮,但隨著自駕車、電動車、再生能源、氫能等未來性投資領域愈來愈多,國際資金押在原油等農工原料意願大大降低,原油價格不太可能再飆升至100美元以上。
龔明鑫說,只要油價漲得太多,頁岩油與再生能源就會出來,對油價產生抑制效果;再者,循環經濟對原油依賴已降低,據此研判原油及農工原料價格大漲而引發輸入性通膨可能性不高。倘若油價果真大漲讓全球出現通膨疑慮,相信美國聯準會也會重新思考現行匯率、利率政策,以目前利率這麼低,要抑制通膨空間非常大(指升息),從這些訊息看來,通膨應不至於出現。
依主計總處及央行最新預測,明(2021)年台灣消費者物價幅(通膨率)分別為1.16%、0.92%,為近三年最高。
另國外充沛資金匯入國內,龔明鑫說,有可能推升資產性價格,惟是否可定義「泡沫化」是有疑慮的,因為有實質投資的支撐,但又夾雜一些資金效應,這些現象與過去有很大不同,政府將設計一個機制,把資金疏導到對國家長期發展有幫助的地方。
龔明鑫說,政府設計很多機制,把游資引導到特定政策方向,如保險法修法開放保險資金投入公建,鬆綁1/3董監限制;國發會也將設計機制,擔任PE私募基金主管機關,透過創投將壽險資金引入公建、5+2產業及6大核心戰略產業;又像離岸風電,對台灣是新模式,公股銀行擔心保證不足,國發會設立國家級融資保證機制,讓銀行願意提供專案性融資。(相關新聞見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