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1211

台灣有沒有能力養出獨角獸?

 在一場由民間單位所舉辦的數位轉型研討會,現場產官學冠蓋雲集,探討主題琳瑯滿目,原以為是場平淡的會議,但卻激發出新創相關的議題。歸納後的主要討論焦點為:第一,金管會主導的「創新板」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蚊子館?第二,國發會基金投資是不是換湯不換藥的補助款?第三,科技部負責的產學發展是否少了氣勢?會場抱怨聲浪不小,矛頭指向政府。連執政黨的立委,都不解為何政策改革的步伐如此龜速且保守?

 當大家質疑,為什麼台灣只有一個台積電?而更深層的疑問是,到底台灣有無能力養出獨角獸(企業成立不到10年,但市值達到10億美元以上,且還未在股票市場上市的新創公司)?事實上,近年來獨角獸已成國家競爭力及新創力的代名詞。

 獨角獸的養成方式,眾說紛紜,它不是一夕之間的轉化,它是國家的產業政策、選題的眼光及能耐,以及國際資源競逐的總產出。天下雜誌近期發表一篇被大量轉傳的文章《72歲VS.59歲 台韓十大富豪PK,誰年輕又有錢?》類似的質疑,馬雲也曾提過「為什麼台灣創新的領軍人物都是六、七十歲?」深入剖折,台灣十大富豪的產業分別是:科技五人、化工一人、快消(快速消費)二人、金融二人。反之,韓國富豪的產業別是:科技二人、汽車一人、化工一人、化妝品一人、互聯網二人、生技一人、遊戲二人。從富豪行業分布觀之,台灣沒有任何新產業或第三產業上榜,由此推論,就台灣過去二十年的產業升級轉型策略,基本上不算成功。

 當「政治正確」成為產業發展的首要時,定調之後的誤入歧途已然在意料之中。例如,太陽能板的技術門檻低,第三世界的國家只要全國一心,台灣是沒有競爭力的,只能在台灣島內玩玩,實在沒必要為了少數環保、綠能產業,把大錢往深坑投,或以市場來換取技術。這些思考、作法不啻緣木求魚,只能讓少數企業受益,無法造福整體產業。因此,養大獨角獸的第一口糧,就是政府正確的產業政策。

 台灣的政治、市場、地緣原本就受限,集中資源,在基本厚實的底蘊上,發掘顛覆性、創新的好題目,是獨角獸的第二口糧。在中美兩國超過300隻的獨角獸中,網路軟體與服務、互聯網、健康醫療、金融科技、大數據/雲端服務是行業排名前五名,這五類產業,台灣在大數據及健康醫療還有一拚之力。

 另一份關鍵報告Startup Genome裡的台灣篇,明白指出台灣在新創上有一大利多(人才充沛)和三大缺失(市場動能不足、國際資金平淡,以及缺乏出場機制)。在技術面,台灣的機會是人工智慧和分析,行動貝果及沛星兩家新創公司是觀察指標,而台灣利基產業則是高科技所衍生出來的智慧製造及機器人。因此,我們可以樂觀地認為,台灣在半導體晶片、醫療、數據分析等的整合,造就出來的健康產業與科技上,如果上述障礙可被移除,應該很快的可以孕育出幾隻獨角獸。

 獨角獸為了生存,不間斷地海外募資,招募多元國際人才及法規的鬆綁是鐵律,缺一不可。於此台灣政府的表現不算合格,雖然有志之士越來越多,但可能存在太多的利益糾結與僵化體制,就形成百思不解的遲滯。近年來,法國、以色列及韓國在新創圈的力道為舉世所稱頌。有足夠多的優秀資源池,才能從中產出獨角獸。這些國家在新創的推動上是以協助創業者的角度思考,展開後續的政策規畫,而非以保護投資者的立場,進行控制。

 就以目前討論熱度很高的「創新板」為例,投資人門檻為自然人擁有新台幣3,000萬元財力證明,而且根據證交所規劃的草案,「創新板」上市條件包括三類,其中第一類為市值新台幣16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1.5億元,需證明有能力供應上市掛牌後,12個月營運資金。以如此設限的心態來設計資本市場運作,恐怕在一番努力後,只會再燒一口冷灶。

 其次,國際人才的取得速度,開設新公司的速度也是台灣的缺點。在2019年的全球競爭力報告,雖然台灣排名第12名,為四大創新國,但在僱用外國勞工的容易度(第88名),開辦新事業需要的天數(第59名)等項目排名則相對落後。

 台灣一直是往好的方向邁進,但速度確實是慢半拍。在十倍速運轉的世代,速度不夠快的結果就是原地踏步。在獨角獸的創造過程中,缺乏政府配套作嫁,肯定難產。一個深度的產業政策規劃、等量齊觀的好題目,以及政策開放的決心與不達目的絕不鬆手的企圖心。有了上述配套,再傾全國之力培育發展,仍然有一絲獨角獸茁長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