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1126陳鴻達■台灣金融研訓院院務委員

拜登能反轉川普的反全球化嗎?

image
 ●全球化造成全美許多陷入經濟困境的「銹區」,恐將是未來新任美國總統拜登在處理國際外貿事務時無法迴避的課題。圖/美聯社

競選期間拜登多次重申將重返國際多邊主義,但拜登真的有辦法反轉川普的反全球化作法嗎?儘管川普行事風格爭議不小,但讓他獲得47.5%選票最大的動力,恐怕要歸功於全球化造成全美許多陷入經濟困境的「銹區」。這恐怕也將是未來拜登在處理國際外貿事務時無法迴避的課題。

 對全球化的容忍極限

 德國著名的經濟研究機構Ifo每季都會對全球景氣或趨勢發表調查結果,該機構在2019年5月發表一份各國經濟學家對全球化態度的報告。結果顯示全球主要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學家,對全球化已經到了容忍的極限(reached the limit of acceptance)。該報告顯示,法國經濟學家對全球化持負面看法的比例高達85%;美國、捷克與奧地利也將近七成;英國與德國超過六成。

 對全球化持較正面態度的主要是亞洲出口導向的國家,他們相信自己在全球分工中扮演世界工廠角色,他們的國家將受益於全球化。例如韓國高達83%的經濟學家,中國77%對全球化持較正面看法。此外歐洲也有一些較小國家,例如丹麥、芬蘭、挪威與瑞典等有過半數的經濟學家對全球化持較正面看法,可能因為本國市場較小,需要高度仰賴海外市場。

 該報告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那就是對全球化的態度竟然跟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高度吻合。美國與歐盟中對全球化持保留的國家,同時也對來自中國的直接投資持批判態度。德國等對於中國投資收購該國企業,進而取得高科技,頗有微詞。該報告總結說,貿易衝突以及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頻繁,都是造成大家對全球化持保留態度的原因。

 提高供應鏈韌性之必要

 Covid-19疫情爆發後,造成許多產業供應鏈斷鏈危機,再加上各主要國家間缺乏互信與合作,導致保護主義進一步成為主流,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呈現國內化、分散化趨勢。各國除了成本考量外,開始思考提高產業供應鏈安全和國家安全,也就是說疫情為反全球化提供了新的動能。

 因此過去過於強調產業分工帶來效率的利益,而未來也將同時思考供應鏈斷鏈的風險。除了貿易戰關稅的考量外,如何提高生產基地與供應鏈的「韌性(resilience)」也是不能迴避的課題。也就是說貿易戰只是讓一些業者修補其生產佈局,而這場疫情卻讓業者重新全盤思考其布局策略。

 麥肯錫今年8月發表「全球價值鏈的風險韌性與再平衡」報告中指出,由於各種事故造成供應鏈斷鏈的頻率愈來愈高,中斷的時間愈來愈長,因此損失也愈來愈大。其估計供應鏈若中斷50天,將造成企業平均減少39%的稅前盈餘,但若有適當的強化供應鏈韌性,損失可減少為16%。也就是說企業可增加23%的獲利。

 「有限全球化」時代

 雖然美國在1933年就通過「買國貨法(Buy American Act)」,之後每逢選舉也常成為吸引選民的話題,但製造業會大舉回美國嗎?可能性應該不大。因為美國缺乏足夠熟練的勞工,並且以目前自動化生產的成熟度與成本效益,尚不足以吸引海外生產基地搬遷回美國。再以2019年的失業率為例,創下歷史新低的2.9%。在幾乎完全就業的情況下,實在不易有多餘的人力來應付製造業回流。因此較可能的結果是重新調整生產基地與供應鏈,除了降低貿易戰的關稅風險,也讓整個體系更安全,對於重大意外挑戰更有抵抗力。讓供應鏈更安全更有韌性的作法,不是要讓產業搬回國,因為那可能造成風險更加集中或是不符合經濟規模,因此最佳做法是採分散化。

 因此未來可能邁入「有限全球化」的時代,各國因其雙邊關係、類似的產經條件或是防疫成效,形成友好圈(bubble)進行各種合作交流。並且3D列印技術的發展,也將縮短或簡化供應鏈,因為許多中間產品或將無須再委外生產。同時各國在新科技產業鏈主導權的競爭更加白熱化,因此智慧財產權保護與產業規格標準的競爭仍將是重點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