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MG安侯建業14日指出,立法院本會期有機會修正《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延長十年,三大租稅優惠也可望一併延續使用,包括研發和人培支出可抵減35%的營利事業所得稅、法人和個人股東股款20%可抵減營利事業所得稅、人才技術入股緩課稅等獎勵措施。
《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明年底落日,府院高層與衛福部、經濟部、財政部一致同意延長十年至2031年,最快今年可送至立院審查,並擴大適用數位醫療和國家策略生技產品等七大項目,帶動產業力拚上兆元產值。
KPMG安侯建業14日舉辦「台灣數位醫療發展論壇」,KPMG安侯建業生技產業主持人蘇嘉瑞表示,生技條例修正草案除了延長既有優惠以外,同時也增列了新藥、高風險的創新醫材、動植物用藥等項目,幫助台灣打造數位醫療產業的黃金十年。
另外,KPMG安侯建業執業會計師游雅絜也指出,現行生技新藥產業條例有三大租稅優惠,包含資金挹注、人培及研發及技術股緩課等面向。
以資金挹注而言,生技條例對於以現金投資的營利事業股東,只要持股達三年以上,法人股東投資金額可按照20%比率、在五年內抵減營利事業所得稅,有效刺激法人投資生技產業。
而生技條例也提供人培及研發優惠,只要是生技公司投入研發支出、人培支出,在35%限度內,五年內皆可抵減生技公司的營所稅,如果生技公司加碼投資,當年度研發支出或人培支出超過前兩年度平均數,超過部分還可按50%抵減,鼓勵生技公司投資人才與積極研發。
此外,生技條例也考慮到留住數位醫療人才,訂定員工獎酬機制,若公司高階人才以及技術投資人以技術入股,其股票可適用緩課機制,等到手上的股票實際移轉時再課稅,而非獲配年度課稅,幫助生技人才解決未獲利先繳稅情況,一同與公司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