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0921顏瑞田/高雄報導

林聰麟 帶領上揚國際登峰

手上代銷案量破千億,目標躋身市場前三大代銷

image
林聰麟小檔案

 2008年創業,遇到雷曼兄弟金融海嘯,2千萬元創業金,三個月就燒光,靠著代銷國揚建設的「國硯」,賺回人生的第一桶金,如今,上揚國際建築團隊在董事長林聰麟的帶領下,今年賣出500億元的房子,佣金收入計算的營業額20億元,創下新高紀錄,目標成為全國排名前三大的房產銷售公司;林聰麟期許,從代銷跨入建設的清景麟建築團隊,未來三年內,也能躍升成為南台灣前十大品牌建商。

 大學畢業之後,林聰麟1994年開始在聯上廣告銷售房子,累積了14年的房產實務經驗,2008年自立門戶,想在致富機會處處的房地產市場,開創、撰寫自己的人生樂章。

 林聰麟表示,當初台北與高雄的房市落差很大,兩者的房價根本沒得比,高雄房價處於低檔,大樓住宅每坪才1字出頭,是一個值得拓展的市場,一次就接下三個建案的銷售任務,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剛要大展身手,就碰到雷曼兄弟結構債引發的全球金融海嘯。

 經濟衰退導致房子滯銷,林聰麟的起手式,便摔了一個大跤,創業的2千萬元資金,三個月左右就燒光了,林聰麟憑著一身膽識,力圖再起,幸好,處在這一波房地產景氣循環多頭初期,出現他一生的貴人國揚集團創辦人侯西峰。

 他說,國揚剛好在高雄海邊路推出預售景觀豪宅「國硯」,總銷100億元,侯西峰選擇讓上揚國際「代銷」,上揚國際建築團隊也卯足全力,最後,終於為自己賺了代銷生涯的第一桶金,奠定後續的發展基礎,他和侯西峰也成莫逆之交,國揚在高雄和台南推出的建案,也都交由上揚國際負責銷售。

 雖然存活下來了,不過景氣尚未起飛,上揚國際建築團隊從2008年到2011年,藉由代銷建案而得的佣金,也就是公司的營業額,每年都不到1億元,幫建設公司賣的房子,每年總額都還不到10億元。

 走過12年的多頭市場,如今的上揚國際建築團隊,手上代銷的案量大約1千億元,比創業初期的10億元,成長100倍;林聰麟表示,今年約賣出500億元的房子,上揚營業額達20億元,是創業初期的20倍,更擠進全國排行榜前五名。

 林聰麟指出,未來中長期目標是,立足高雄成為全國前三大代銷,為達此一目標,上揚國際建築團隊除了既有的高雄、台南和台中等三都,共十個營業處、500位主管與同仁,未來也將揮軍北上,繼續開疆闢土。更重要的是,透過優渥的獎金制度,吸引更多業務人才,投效上揚國際建築團隊,「賣得多,就賺得多」,林聰麟表示,上揚國際現有的10個營業處,各自採取獨立的利潤中心制,表現好的,所得就一定高。加入上揚國際的業務人員,希望薪水都比同業高出30%,銷售獎金,「別人千分之三,我千分之四」。

 林聰麟強調,人才是上揚國際建築團隊最大的資產,經過房屋銷售的磨練,五到十年後,就是清景麟建築團隊的先鋒種子部隊,目前大約有50位從上揚國際轉任清景麟的精英,負責建案的投資與興建。

 清景麟建築團隊是林聰麟從乙方(代銷)跨足甲方(建商)的代表作,他表示,清景麟三年前在楠梓推出第一個大樓建案「白易居」,還在預售時,就得了二個國際獎項,最近要公開銷售的則是台南市的清景麟「巴克禮」,現在已有自己完全具有主導權的四個建案,希望在2025年之前,成為南台灣排名前十大的品牌建商。

 他說,壯大的重要策略是,與志同道合的同業策略聯盟,這也是興富發、寶佳機構快速茁壯的模式,因此,清景麟的結盟對象包括銳揚、白天鵝、以及藏美等,更重要的是,在策略聯盟的過程中,讓他學會更包容,不會獨斷獨行,避免個人主觀判斷的偏差,釀成致命的錯誤決策。

 在全球處於低利率的貨幣超級寬鬆時代,林聰麟看好未來三到五年的房產景氣,他說,清景麟將會繼續策略聯盟,「只有包容性愈大,房產路上才能走得更久遠」,在代銷與建設雙軌並行的道路上,創造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