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浪潮興起,對企業來說,過往商業模式面臨極大挑戰,「不轉型,就淘汰」已是必然要正視的課題。「2020數位應用週」1日起盛大開幕,舉辦為期四天的活動,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親自出席開幕式表示,今年上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美中貿易衝突下,全球供應鏈洗牌,而其中「數位轉型」將是從產業到城市都需要去投資的領域,更是打造智慧化國家、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基礎。
「2020數位應用週」由行政院科技會報、國家發展委員會、經濟部工業局、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指導,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及工商時報主辦,自9/1~9/4舉辦為期四天的主題論壇與線上展覽,主題包括數位轉型、智慧照護、資訊安全、數位創新、智慧製造、AIoT、區塊鏈等,並因應疫情,成立「創新數位應用館」線上展示專區,展示類別包含:新創、資安、防疫及科技軟實力。
沈榮津表示,回顧台灣產業一路走來,政府從自動化、電子化、數位化、智慧化,一步一腳印推動,產業界也高度配合政策,推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協助國家推動數位轉型,至今已經進入工業4.0的時代,而過去這些轉型正是產業邁向智慧化的基石。
今年由於受疫情影響,企業無法前往海外,但卻也展現了數位轉型的能力。例如製造業廠商無法飛往國外,就透過行動裝置即時掌握動態;餐飲業因為民眾出門頻率降低,則紛紛導入訂餐、外送等數位服務。
沈榮津表示,今年除疫情意外,美中貿易衝突升溫,讓全球供應鏈受到極大衝擊,但台灣的產業應變計畫「做的不錯」,例如美國針對中國產品課徵25%懲罰性關稅,台灣政府則快速啟動歡迎台商回台投資,根據經濟部最新資料,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已帶動615家企業投資,總金額達1兆830億元,預估為台灣創造9萬個就業機會。展望未來,沈榮津表示,將把高階製造中心在台灣重新定位,之後再「南向」往東南亞發展。
沈榮津指出,除了產業積極投入數位轉型以外,地方政府也積極數位化,推動智慧城市,透過智慧交通、行控中心來最佳化、紓解車流。另外,像是今年的防疫工作,相關單位用手機即可掌握居家檢疫民眾的行蹤。他表示,產業、城市一齊動起來投入數位化,到達一定比例後,即可打造智慧化國家,是國家重要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