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0828袁顥庭/台北報導

工研院醫療級呼吸器 明年量產

 工研院在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支持下,開發台灣首台呼吸器,可提供重症及急重症新冠肺炎感染患者使用,該產品日前在衛福部食藥署加速審核的協助下,已於12日獲得TFDA專案製造核准,將積極技術移轉業者進行量產,預計最快在明年6月量產100台呼吸器。

 面對後疫情時代來臨,工研院整合資通訊、機械、機電、顯示面板、醫學、電子材料與光學等七大領域人才,成功找到逾500個以上的關鍵零組件,短短17天就成功組裝臺灣首台呼吸器原型機。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林啟萬表示,面對未來因疫情造成呼吸器需求攀升,工研院持續以科技力加緊腳步協助防疫,研發的「iPMx分子快速檢驗系統」已於7月6日完成TFDA專案製造核准。呼吸器也在8月12日獲得TFDA專案製造許可,未來將持續整合國內上中下游的關鍵零組件廠商供應鏈,完備台灣高階醫療器材的自製能力,以生產足夠的「戰備物資」。

 林啟萬指出,除了掌握軟體、系統組件與系統驗證的三大關鍵,也將持續整合半導體、ICT產業、系統廠、模組廠、光電產業、石化產業、能源產業與精密機械產業等上中下游產業鏈,完備包括微處理器、感測器、電扇馬達、鼓風爐、面罩等關鍵零組件,以利加速國產化整機組裝的速度,無縫接軌從開源解碼(open source)變成實際產品(real product),預計將於10月底完成10台呼吸器試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