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局勢嚴峻,台股12日在賣壓下重挫逾百點,法人觀察,近期資金有從電子流向傳產族群跡象,其中,儒鴻(1476)、聚陽(1477)12日股價逆勢收紅,漲幅分別為3.15%、1.1%;在後疫情時代,全球品牌服飾廠下單採「一站式購足、集中採購」,紡纖雙巨頭受惠「大者恆大」規模優勢成首選,為後疫情時代贏家。
全球品牌服飾廠受疫情影響,下單多採少量、多樣、交貨快,來降低庫存成本、節省費用及縮減流程等,「一站式購足、集中採購」的市場新趨勢成型,儒鴻與聚陽為國內主要大型成衣廠,挾規模優勢而大為受惠。
隨訂單回溫,儒鴻7月營收以27.33億元衝上歷史次高,月增42.5%、年增11%,今年前7月營收達141.94億元,年減9.3%。法人表示,因全球陸續解封,服飾消費市場品牌客戶回心轉意,陸續消化先前因疫情暫緩出貨的訂單,部分大型通路客戶甚至出現追單、急單現象。對於本季、第四季整體景氣趨勢看好,預期儒鴻下半年營收與獲利可望逐季成長。
法人指出,包括GAP、Uniqlo、H&M、ZARA等均是聚陽客戶,在疫情影響下,品牌服飾廠紛紛大幅提升快速、少量、電商平台商品訂單比率,聚陽因生產具高度彈性、供應鏈齊全,以及生產流程效率高等優勢,第三季訂單持續回溫;聚陽7月營收22.2億元,月增3.1%、年增4.5%,年成長翻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