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0802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楊欣倫

台商闢新產業聚落 勢在必行

疫情衝擊各國政經及企業供應鏈重整…

image
 ●受惠大陸解封,企業生產雖漸步入正軌,在兼顧分散風險下,廠商另闢新的產業聚落也是選項。圖/中新社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首先是中國面臨疫情擴散的挑戰、接著疫情延燒至全球,至今仍未見控制,過去中國是世界的工廠,成為重要的原物料、中間材料與終端產品的產地,在疫情發生的初期,中國採取延長假期、停工、封城、暫停國內外交通運輸等措施來管控疫情,引發供應鏈搶貨與缺貨的預期,因此歐洲、美國相繼爆發後,驚覺疫情擴散的速度與大量病患造成醫療體系超過附載,更掀起全球搶購防疫物資的恐慌。

 關鍵醫療物資方面如醫療級口罩、防護衣、呼吸器、醫療耗材、檢測試劑、消毒液等物資,也因為疫情外擴到其他國家,而造成供給緊張,甚至各國搶購、組織國家隊,來因應大規模物資缺乏與取得困難的窘境。

 疫情底下,各國政府與廠商重新審視防疫物資的提供或取得能力,由於醫療物資稀缺,多項關鍵零組件、材料價格飆漲外,更出現部分國家禁止出口的狀況,各國競爭相關物資愈演愈烈,保護主義在這時機也就愈加強烈,更強化國安物資自主化的必要性。

 不論是爭搶防疫物資商機而擴張的投資,或是國家隊在極短時間內擴充產能,未來可預見的情境,一個是供給過剩而出現價格競爭,未來恐怕很多廠商將面臨價格競爭下的難以為繼,另一方面為了維持國家的自主供給能力,將採行保證收購量與收購金額,並且設定安全存量,或許人口大國還能夠維持部分廠商的長期營運,對於市場規模與生產能力受限的國家而言,恐怕就得與可信賴的生產國簽訂供給協議,以確保在急難時刻仍然可以取得必須的物資。

 從疫情發展的角度來檢視,過去全球化追求生產最佳效益與國際分工的供應鏈體系,在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恐慌心理與物資爭奪下,必然促成特定領域的供應鏈,必須在國家政策要求下建立獨立自主、不受外力干擾的生產體系,「保護主義」在此時受到各國內部壓力而愈加激化,除了防疫物資外,也擴展到了科技面的競爭,在疫苗研發與生產上,近期出現動用國家公權力來確保未來疫苗開發成功後,能夠優先取得所需的疫苗數量,用以保障國家的公共衛生安全與確保經濟能夠重啟。

 美中貿易戰從2018年掀起後,數波調高關稅已經讓不少製造商不得不另覓生產基地來分散風險,隨著疫情而升溫的保護主義,可以視為是最壞情境的保護主義情境,恰如三、四月的斷貨、搶購、禁售、哄抬等現象。美國後續對科技的加強限制、將華為及其他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禁令等作法,以及中國為反制美國而祭出對應制裁措施與強化技術自給能力,都讓廠商必須去深思未來「去中化」與「去美化」對供應鏈的影響。

 台灣在全球價值鏈參與率高達67.6%,加上中國為台灣對外投資主要地區與生產基地,而美國則為主要出口市場,因此,無論台商是否於中國設廠,只要台商的產品涉及美國加徵關稅的項目,或以中國內需為主的台商,都在這場美中貿易戰中淪為重大的受災戶。

 據多項調查結果顯示,在陸台商面對美中貿易衝突,有逾六成表示受到影響,且主要是利潤及訂單減少,以代工為主的台商必須依客戶需求快速調整生產布局因應,但生產線的快速重整,卻使部分產業產生「斷鏈」危機,特別是科技業。

 初期大多採用自行吸收成本方式,隨後續關稅不斷調高至25%,廠商考量成本壓力與客戶要求,須至其他國家設新廠,而大廠在多國設有產線的狀況下則會調整出貨地,如出口至美國市場的產品,調整為在東南亞國家或台灣生產與出貨。

 台灣屬於開放經濟體,對外貿易向為經濟生存與發展的命脈,面對主要貿易夥伴紛紛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互相享有優惠關稅待遇,已使台灣企業在國際市場中面臨不公平競爭,若台灣被排除於亞洲區域經濟整合之外,未來RCEP協定一旦生效,亞洲生產供應鏈必然會進一步重整,將迫使在台灣的廠商需往更高附加價值產品、高端製造、尖端技術研發等面向發展,高價格敏感性的產品,在台灣生產的廠商,未來恐面臨關稅、貿易便利度相較其他國家不利,選擇靠近終端市場或具有貿易協定的國家設廠,將成企業考量選項。

 分散布局或許會減損規模經濟的生產優勢,但轉換思維,歐美主要市場成長減緩,新興市場將成重要標的,要求代工廠轉往目標市場設廠生產的趨勢仍在,過去僅以初階組裝廠或服務檢修據點為主,未來加入以當地生產、風險分散概念的營運模式,將可望在具市場規模或生產優勢的國家形成新的產業聚落,重新建立垂直供應鏈。

(本文作者為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