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0801

大陸經濟「國內大循環」的真諦

 在大陸經濟面對重大挑戰形勢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提出「國內大循環(內循環)」的經濟政策方針。其因有別於往昔的「國際大循環」政策,是以一時引發外界熱議;甚至有些人因而質疑,大陸經濟是否將走上閉關自守之路。為免這種論調的無謂干擾,大陸政府應以實際行動證明,內循環之重點,在於結合全球優質資源,把大陸內需做大做強,並讓大陸藉此掌握經濟自主權。其中的當務之急,是積極辦好今年11月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習近平係在日前一場企業家座談會上指出,在當前保護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的外部環境下,「要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與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這項宣示的意涵,明顯是要大陸整體充分憑藉國內大市場、力拚內需擴張,以使其成為未來大陸經濟的主要增長點。惟海內外某些人,卻因此而有「大陸經濟可能轉為閉關自守」聯想,逼得大陸高層官員不得不出面澄清。

其實,這些質疑者有斷章取義之嫌;他們顯然忽略了,習近平同時也有提到,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另外,質疑者也忘了,中共十九大政治報告裡有明白寫著:「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這是既定的政策綱領,不可能因美中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等事態而「轉彎」。

而上述質疑發生主因,應是相關關鍵詞「歷史對照」之效應。即1980年代的大陸主政者提出了「大陸經濟參加『國際大循環』」方針;如今習近平則提倡「國內大循環」。兩相對照之下,不免讓某些人有了「認知反差」;其實兩者頗有交集。

嚴格說來,當今的「國內大循環」,可以說是以往「國際大循環」的局部修正。因國際大循環方針實行30多年以來,誠然已帶動大陸對外經貿交流蓬勃發展,及促成大陸經濟與全球接軌,但也已在無形中造成大陸經濟對外過度依賴,且易受國際經濟震盪之衝擊。這種情況,在2001年大陸加入世貿組織(WTO)之後,愈加凸顯。

加入世貿,使大陸商品出口額猛增,甚至很快成為「世界工廠」,堪稱為大陸經濟參加國際大循環的高潮。然而,出口外需因此成為大陸經濟最大靠山;國際市場景氣變動牽引著大陸經濟興衰。這不是大陸型主要經濟體所該有的景象。

譬如,國際金融海嘯爆發的2008年,大陸出口額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高達30%左右,難怪金融海嘯對大陸經濟衝擊程度,在亞洲主要經濟體中屬較大者。若非當時大陸主政者緊急推出4兆元人民幣特別投資,同時開始切實推動擴大內需政策,恐怕大陸經濟早已失去發展動能。

金融海嘯過後的這些年來,大陸出口額比重逐步下滑(去年降為17%左右),內需市場份量則相對漸次提升。然至目前,內需尚不足以擔當大陸經濟「頂樑柱」,因它的增長力道仍易受外力影響,無法操之在己。

以具代表性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而言,其在2018年即顯受美中貿易戰開打影響,致當年該總額年增率挫跌至9%,是多年來首見的個位數增長;2019年,其年增率續跌為8%。而今年上半年,其幾乎是被疫情打倒,該年增率竟暴跌至負11.4%。由此可推知,大陸內需實仍亟待「固本培元」。

準此,把內需做大做強,應是今後大陸經濟政策的核心任務。為了達成這項任務,大陸政府除有必要持續穩就業、縮短貧富差距外,更須加大力度優化內需商品(及服務)之內涵。

在這過程中,如能擴大進口外國高質量商品、中間材料或生產技術,使大陸內需供給全面創新升級,當有助於穩定內需增長態勢,並讓大陸政府充分掌握經濟自主權、少受外部負面因素衝擊。同時,若能以高質量內需供給為基礎,來併行維穩出口貿易,其意義即不同凡響。這也理應是「內循環」之真諦。

今年11月5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登場;這是大陸展現「後疫情」時代持續擴大開放決心的好時機,也是具對外包容性的大陸經濟「內循環」之試金石。大陸政府有必要傾全力辦好這項博覽會,以讓全球充分體認到大陸經濟政策新部署。